第(3/3)页 【你们好,我们是老乡!】 【中国兵,听说你们北京话说得挺好,说两句咱们听听。】 …… 全都是当时越南士兵扔过来的纸条。 余切作为后世来的人,当然对发生在老山前线上的事情了如指掌:中国初期虽然遭受一些损失,后期却越打越强,牺牲一个中国人,要五六个越南人来换。 长达数年间,老山另一边的越南人都遭受着狂轰滥炸,偶尔组织一次大型作战,立刻被打回原形。 越南前线的士兵打不下去,后方又死命催,自然要写纸条求饶。 裴顺化仍然不相信。 于是,余切等人联系到了当时驻守的秦团长。他谈到这样一件事情:“86年以来,很多越南人都崩溃了,频繁地向我军示好,我们观察后发现是真的……在一次谈话后,我让人给一个越南兵抛去了传单,让他过来聊聊……” “你们有证据吗?”裴顺化问。 “当然有证据。” 秦团长展示了相关文件。这是军中的电报,上面详细记录了这件事情。有作训股长问秦团长“你邀请越南兵过来,万一他真的过来了怎么办?不如我们把这个人绑架了,当做俘虏。” 秦团长当时否定了这个主意,而且说:“兵不厌诈是战术运用,军人道德不能诈。” 虽然这个越南兵最后没有来。 随后这一驻防部队展示出更多资料,包括相关的战地日志、团部的回复电报——由于没有人能想到几年后双方会结束冲突,因此资料作假的可能性很小。 裴顺化感到天塌了。简直是铁证如山。 他在心里面已经相信“私通中国人”在越南军队的前线,是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 后方的黎大将,要求揪出叛徒出来严惩!枪毙他们! 可如果前线上十个人当中,有七个八个都是叛徒,难不成都杀光了? 还是选几个实在叛变的离谱的,杀鸡儆猴呢? 为了避免事态的扩大化,裴大校坚持道:“我认为这只是个别部队,个别士兵动摇的行为。” 余切立刻摇头:“不对,是你们普遍性的怯战行为,是你们错误的挑衅导致的苦果。这些小兵是无辜的,该承担责任的是你们最高层。” 最高层! 怎么可能追究这些人的责任? 越南这个政治局的裴大校听到这话,大吃一惊!《军画报》的记者闲云强也暗自纳闷: 余老师为什么要煽风点火? 为什么? 就算是为了老唐的牺牲而感到不甘,也不至于把矛头瞄准到他们的高层,毕竟余切是一个说话有影响力的人。 当晚,余切向该高地所在双方部队,象征性的发放。大受欢迎,尤其在本就无战事的634高地,余切甚至能直接走到越南那边去,全场竟无一人对他表露敌意。 在某个阵地上,一个越军班长甚至主动从工事里钻出来,向余切喊话。这名班长不仅带着哭腔说话,还扔出香烟表示诚意。 越军班长的话里面充满无奈:“我们友好吧,你们以后别打我们,我们来这里守阵地也是没办法!” “现在两国终于签订了停战协议,只需要按照计划,再过几个月,我们就会离开老山!” “这里会成为非军事区!” 这让裴大校在旁边听得火冒三丈——他表明自己政治局的身份后,大骂这个越军班长:“你是我们军队中的叛徒!只要一点,一颗糖果,就能让你放下武器!”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