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5 大魔头在扩张-《重生的我没有梦想》


    第(2/3)页

    “十九万只不多的老板,现在要不是张主任压着屠宰量不过两万,这点存栏量,彭城市和沂水市两个市就消化掉了,很快的。像一般自己杀自己卖的老牌狗肉馆,厉害一点的,一年自己杀九万只狗,一家店。”

    “卧槽……”

    因为不吃狗肉,这倒是彻底进入到了张总教头的盲区,他一直想的是宠物狗粮、宠物玩具那种。

    结果自家老叔牛逼得很呐,就是为了吃一口香香的……

    这也太离谱了。

    张大安想到宠物狗粮,那是因为沙洲市十年前有个村,曾经是全国最大的宠物粮出口商,只是后来卖特种钢更赚钱,所以宠物粮这个业务就扔了。

    那么之前围绕“狗”来做产品,张大安想当然地以为自家老叔找到了沙洲市,打算把业务接手一部分,然后落地在丰邑县。

    现在一看,哪儿有什么宠物粮,纯粹就是肉狗饲料……

    尤其是一些动物内脏处理之后的合成饲料,对内脏来源是有要求的,毕竟猪牛羊的内脏,相当一部分都不会扔了,也是要加工成食品来销售的。

    但即便只有一部分内脏、骨骼,量大了也能无害处理再粉碎合成,前提是量大。

    巧了么……

    “丰邑县”搞“大宗商品期货”那肯定是不行,搞个“小宗”“微宗”……那还是绰绰有余的。

    而且丰邑县农村脱贫致富产业示范园区的家禽家畜都是集中屠宰,一部分甚至用上了半自动化,很多废料本质上来说就是合成饲料的组成部分。

    从“科教兴国战略”的现代化农业技术发展方向来看,张正东在农业县搞环保,其实也走在了前面。

    别看前期投入大,实际上时间线都不需要拉长太多,有个五年就能看出来高利用率的好处,在物料成本上降低的百分比,直接抹平环保设备、技术上的投入。

    这其实跟科学技术投入转化成工业品产出是一个道理,张正东不是很懂这里面的逻辑关系,只是觉得多搞点技术人员在丰邑县或者彭城市,那就肯定是好的。

    现在市里大力支持,时不时为了丰邑县的产业规划跑江宁市要钱,也是尝到了甜头,只不过并非是本地产出上的甜头,而是来自组织高层的嘉奖。

    贾司长对丰邑县在农村教育、就业以及脱贫致富三个事业上,提出了一个“丰邑模式”的概念,是作为农业工业化的案例来宣传的。

    在二流媒体上,专门有一篇“拼闯新时代,筑梦新粮仓”的报道,大篇幅报道了“丰邑模式”,尤其是着重提到了小小的丰邑县,一个贫困农业县,居然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不仅仅是保证了传统农业的基本产出,还通过“产学研”相结合,形成了一个“小产业链”。

    既消化了析出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还减轻了扶贫财政上的负担,通过自力更生为主,申请救济为辅的方式,迅速地扭转了农村人口收入过低的现状。

    在交通不便利的情况下,通过内部发动干部和群众,以人力资源平衡外部技术投入的方式,改善了县内三分之一的县乡村三级道路。

    并且竖立了脱贫致富的模范村,将硬化路面和农村卫生水平纳入了基层干部的工作方向以及考核考绩中。

    张叔叔有一条核心基本线是不动摇的,那就是他的工作内容,大前提不是什么为群众谋福祉,而是不损害自家侄儿的利益。

    不管是搞城北农贸批发市场,还是说大风酱菜厂,还是说中华鳖、尚湖二号鸭的养殖,本质就是这些产业同样能给侄儿带来好处,而不是累赘。

    拿侄儿的投资,刷自己的政绩……对不起,张叔叔没那个兴趣。

    所以当张总教头看到自家老叔整出来的动静时候,是真的一脸懵逼,因为自家老叔吃个狗肉,至少能吃出来几个亿的进账。

    当然了,那是将来的事情。

    现在嘛,也就是小赚一点点,不是很多。

    “这个犬类皮草和皮革的生意,很火吗?”

    “东北那边一串狐狸皮能卖个四千,主要是俄罗斯那边收得多,俄罗斯的贸易公司也是二道贩子,在俄罗斯加工之后,也是卖到北欧、东欧还有波罗的海国家。法国人主要是从日本人手里买原料加工,英国人则是在香江有代理商。”

    “那我叔叔的意思是做葡萄牙的生意?”

    “先打开销路嘛,葡萄牙的生意只要打开,就能做葡语区的生意,主要目的还是巴西。”

    “能做?”

    “肯定能的。皮草和皮革制品在国际上一直就是大头,像牛皮、猪皮这种都是销量很大的。也就是现在蟒蛇皮、鳄鱼皮管得严,不然以前还能从南美洲进口一种绿皮蟒蛇的皮子,现在走私的多,价格比东南亚的便宜。”

    老房头对这一块也挺熟,国内现在库存的蟒蛇皮是不够普及乐器的,单一个二胡就不够。

    一般走私的也都是能人,这种偏门跟“黄赌毒”还不一样,讲起来风险其实没多大。

    跟走私象牙、木材、犀牛角啥的差不多。

    张大安因为不太清楚价格,跟房大桥聊了一下才知道,高档一点的狗皮制品,一副手套算下来也要几百块到几千块。

    当然折算成欧元或者美元,那又算不得什么。

    对于能打得起高尔夫球的人来说,几十美元还是几百美元,那才几个钱。

    唯一问题就是卖出去比较难,本来张大安的想法是找个代理商拉倒,现在看行情潜力不小,便想着倒不如自己做个品牌好了。

    然后出口转内销。

    这年头已经流行取个洋品牌名字来赚国内土老板钞票的路数了,基本上集中在家居用品、厨卫用品、服饰用品以及洋酒上。

    目前就是江口省的吴都市和岭东省的禅城市玩得最溜,不过也是跟着版本走的,两边起家的老板,在几十年前不是给人当司机就是给人站岗,要不也是个通讯员。

    秘书,也是通讯员。

    所以这一块的衰退,也有一个时间线,基本上那都是歼二零起飞之后,就逐渐一路走低。

    像张正东这样自己搞产业而不是有“高人”指点的,算是少数。

    严格来说,张叔叔至今没有跟以前的老首长有任何利益来去,邱建民这种也算在其中。

    “嘿,那这样,既然可以搞,那就大搞特搞,十九万只狗的存栏量,没什么意思。十倍,再加十万,两百万只存栏量。弄个‘犬类产品事业部’,除了丰邑县那里肉用狗,顺便把宠物犬的产品也做一做。”

    “资金从哪里出?”

    “我个人出资吧。”

    “好,我稍后拉一下人手。”

    老房头问资金来源,那是因为“狗肉”属于争议性词汇,争议性的东西,尽可能不影响公司最好。

    当然已经闹掰了,那没办法。

    比如说“张安系”的公司、工厂、学校,统一都是没有民族餐厅的,一间都没有,直接在招工招生简章中注明了只有“汉灶”。

    全长三角独一份这么干的,为了这点儿事情闹了不知道多少风波出来,结果没啥鸟用。

    老板依然我行我素,搞得现在“张安系”的供应链企业中,也都是这么干。

    没办法,你得拍马屁啊,不拍“三连状元”的马屁怎么行?

    万一你跟“张安系”不一样,那是不是说对“三连状元”有意见?

    因为影响相当恶劣,官司打到了京城,结果张大安还是硬顶,要么“张安系”全部关门,要么我继续。

    二选一。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