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随着时间的推移,哪怕忠于此人的武将集体,也将渐渐离心,这样的话到时候清理此人就容易多了。” 这种方法,有着一定的好处和坏处,但用在对付李善长方面,则是好处更多些。 “任何决策、方法,都不可能十全十美,我这里只是给出一个针对目前情况最好的方案,这样在未来清理此人的过程中,不用担心对方起兵反抗。” 历史上,李善长是没有机会起兵的,可却要堤防这种事情的发生。 毕竟,在他的诸多建议下,历史是会发生改变的。 任何朝代,古往今来,都没有绝对的忠诚可言,人都是更看重于利益的,倘若李善长无法给淮西武将集团提供利益,并且还逐渐侵蚀对方的利益,这些人怎么可能同意? 到时候单独清理只有文官力量的李善长,则更容易的多。 除此之外,房叔和季叔请教的问题中,主要是担忧李善长起兵这件事情,并没有询问‘处理清理文官集体’这件事情,所以他只给出相应问题的答案即可。 一步一步来,一点一点将自己的各种建议传递到京师那边,让朱元璋产生好奇、期待,这样才能更快的接走自己。 “好,好办法!!” 刘邦这边听了陆煊的一席话语后,抚着胡子,忽然大笑了起来。 这个办法确实不错! 韩信在武人中有一定的威望,其若是造反的话主要也是依靠当年跟随他的那些将领和自身的领兵能力。 一旦将他调到了京城这边,担任文官。 那么韩信不但没有机会在楚国继续招兵买马、扩充军备,还能在他的严格监视下。 再按照陆煊的建议,让担任文官的韩信制定一些针对武将,甚至是军队士兵的制度。 韩信,终将孤立无援! 同时还有一个隐藏的好处,他发现了。 韩信这个人性情很淡漠,说白了就是不擅长与人交集、脾气又不是很好,他几乎没有多少挚交,而身为文官在官场上要学会如何与人相交,这对于韩信来说是个致命的弱点。 他也不可能在京城中,积蓄文臣力量。 明升暗降,可能就是这个道理吧? “陆君,此计我立刻书写于信中,派人送到京城!”刘邦拉着陆煊的手笑道。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