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左相谬赞了,议和之事很遗憾,辽国皇帝恐怕毫无诚意。” “皇上是有诚意的,但是阻力也很大。” 陈兵冷笑:“没有上面的默许,耶律德昕敢如此放肆么?” 林国元默然。 片刻后,他抬头看着门外。 “陈大人想过议和之事该如何进行吗?” “左相不要再说笑了,眼下是议和使团该如何安全回到大宋境内。” 林国元点点头:“是该走了。” 然后扭头盯着陈兵的眼睛。 “陈大人,耶律德昕将军现在何处?” 陈兵一摊手:“我们只顾逃命,哪里知道他们去了哪里。” “本相听说,耶律德昕部队已经被陈大人杀散了,上将军也死于陈大人之手。” “呵呵,谣言止于智者,左相乃大智慧之人,怎会信这些不着调的事情。” 林国元也笑起来。 “陈大人说的是,一千人马,怎么会被百八十人的议和使团打散,这不成了怪力乱神嘛,呵呵呵。” “呵呵呵,左相说的甚是。” 两人相对而笑,心里却不知都想了些啥。 “不知陈大人想如何回到宋境?” 林国元开始谈正事。 “左相能否给调集几条大船?” “走水路?” 陈兵点头称是。 林国元眯着眼睛,心里琢磨起来。 半晌后说道:“船是有,但是没那么多,马车辎重肯定装不了。” “左相费心,能装多少算多少好了。” “成,本相这就让人去找船。不知陈大人几时启程?” “越快越好。” 林国元也不再啰嗦,冲陈兵点点头,起身往外就走。 两天之后,林国元调来了四条木船,如果算上马车和马匹,辎重等,连一小半都装不下。 陈兵果断地留下了一大半辎重,木船上只上了两辆马车,卞喜儿和蝶儿两人坐的一辆,还有荆王的一辆,其余都留下来。 战马和一百五十骑兵都留在了大同府。 赵悟带了五十护卫留在船上,应付意外事件。 陈兵则带了李花羽、焦广海、李文国等人,从陆路往大宋边境进发。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