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八章试制火枪-《大唐攻略指南》
第(2/3)页
高中化学上可没有教过这些东西的提存办法。
天工开物中有大致的提取办法:
其中较具体记述了用黄铁矿作原料烧取硫磺的技术。煅烧硫黄的大致步骤是:先用煤饼包裹矿石并堆垒起来,外面用泥土夯实并建造熔炉。每炉的石料和煤饼都有千斤左右,炉上用烧硫黄的旧渣掩盖,炉顶中间要隆起,空出一个圆孔。燃烧到一定程度,炉孔内便会有金黄色的气体冒出。预先请陶工烧制一个中部隆起的盂钵,盂钵边缘往内卷成像鱼膘状的凹槽,烧硫黄时,将盂钵覆盖在炉孔上。硫黄的黄色蒸气沿着炉孔上升,被盂钵挡住而不能跑掉,于是便冷凝成液体,沿着盂钵的内壁流入凹槽,又透过小眼沿着冷却管道流进小池子,最终凝结而变成固体硫黄。
而提炼硝石的技术武备志有写:提硝用泉水或河水、池水。如无以上二水,或甜井水。用大锅添七升水,下硝百斤。烧三煎,然后下小灰水一斤。再量锅之大小,或下硝五十斤,止用小灰水半斤。其硝内有盐碱,亦得小灰水一点,自然分开,盐碱水化为赤水不坐。再烧一煎,出在磁瓮内,泥沫沉底,净硝在中。放一、二日,澄去盐碱水,刮去底泥,用天日晒干。宜在二、三、八、九月,余月严寒不宜。
木炭更是讲究,明朝的时候喜欢用细柳炭最佳,就是取柳树一年生的枝条剥去树皮然后晾干入炉煅烧成炭。得到的细柳炭疏松多孔威力更强大。
三样东西都准备之后还要进行火药颗粒化,防止火药因为振荡分成。而且颗粒化的火药更加疏松多孔,爆炸威力比粉末状还能提高一倍。
而制造颗粒火药有用烈酒喷淋的,也有用糯米喷淋的,之后过筛,颗粒不能过大也不能过小。
配置的时候大家都知道一比二比三,但是其实这么说是不准确的,明戚继光《纪
效新书》的鸟铳***成分,硝占75.8%,硫占10.6%,炭占13.6%这个比例才是火枪发射药的最优比例。
如果是使用爆炸效果那么配方又不一样《开工天物》说:「凡火药,硫为纯阳,硝为纯阴,而精逼合,成声成变,此乾坤幻出神物也。」还说「凡硝性主直,直击者硝九而硫一;硫性主横,爆击者硝七而硫三」,明确指出火药用于「直击」跟「爆击」的不同性能,配方也有所不同。
大唐这个时候已经有烟火表演,不过烟火并不一定就是火药,多是以硝石硫磺在辅助以各种可燃物助燃物,主要看的是它五光十色的景象。
而且这项技术并没有成熟,所以蜀王府采购回来的这些东西都不是提纯的。
李恪找了后花园以前专门用来制氧气的屋子,指挥下人开始了各种提纯工艺。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