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你们动作最好快一点,我们这边还约了别的卖家。” “好好。”听到陈静书还约了别的卖家谈,他也是慎重无比。 要是这笔生意谈成了,村民也无需这么苦累,采摘杨梅之后,还要背个几十里的路到市区去。 对他们来说,能直接在山上把杨梅交接给卖家这样最好也是最省事。而且批发的一个好处就是不需要自己把杨梅给分类,不管好的坏的,都直接以统货价格给批发商。 虽然看上去价格上好像是吃亏了一些,可是别忘了,在挑选的过程中果子也是有耗损的。 更别提路上的耗损以及杨梅卖不掉坏掉的这些损失。 黎主任也没有让陈静书等太久,最后报了一个比陈静书在石峰农场签订的收购合约上差不多的价格。 要知道去年杨梅的产量可是比今年高,如果陈静书不是去年签订下收购合约的话,按照今年临市的杨梅产量,这个价格肯定是拿不到。 所以她知道黎主任给的价格算是良心价了。 “这个价格我可以接受,不过我想要你们能够将杨梅运输到码头。这里离码头也不算是太远的路。”陈静书提出意见。 “码头?你们是走水路过九曲县?”顿时黎主任的脸色就变了。 “价格方面我们可以让步,但你们最好是走陆路。” “不是钱的问题,走陆路我们那边山路比较多,路也完全没有修好,路上损失比较大,但水路不一样,可以直接到。”陈静书也说了自己的需求。 “不是我们不想,实在是我们和九曲县的关系非常不好,你也知道那边的民风是一个什么样的情况,万一被那些疯子拦下来,那咱们这边的杨梅可全都会被糟蹋。”谈判就僵持在了运输上面。 “你们这边官方和九曲县打招呼呢?” “想的太美了,说了那是一帮疯子,表面会答应的好好的,结果做的时候依旧是我行我素,以往也没有这样的情况出现过,到时候,九曲县上面会说,我们已经去沟通了,等消息,可几天下来杨梅早就坏了,到时候您们还能要了这些杨梅吗?” 和九曲县那边沟通就是太多了,一次比一次失望,这才使得六仙山的合作社宁愿不要这笔生意。 “如果运输你们自己搞定,我们就负责将杨梅采下山,价格我们还是好商量的,你们看如何?” 合作社主任也是无比的认真,就想要促成这笔生意,毕竟这笔生意的数目太大。 最后在陈静书软磨硬泡之下,又让利了三分一斤。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