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回殿下,会元为江南百川书院的学子公孙良,此子才学不凡、出口成章,确实是一表人才。 但……微臣几人都对这位学子有个统一的判定,便是过于圆滑世故。 尤其是在第二日的小组讨论当中,明明同组人提出的是两种截然相反的意见,但他都能不偏不倚地给与肯定和赞美,可以说在展示完自己的优势之后,公孙良并不在意最后是否能达成共识、得出结论。 经营人际关系于他而言,更胜于有效推进工作。” 太子没有说话,微微扯了扯嘴角。 那日他也听到了公孙良那一组的讨论,确实如何大人所说,他自己的观点十分精彩,甚至因为学业的优势,旁征博引、引古证今,一看就是大书院出来的逸群之才。 但是其他人讨论的时候,即使与他想法完全相悖,他也不会得罪人说出反对的意见,过于在意自己的好人缘了。 “孤记得亚元是一位姓曹的考生?” 何大人颔首。 “殿下记得没错,亚元名叫曹威,兖州人,天赋不凡,少年成名,故而……颇有些恃才傲物、狂悖自满。” 太子仿佛想起了什么。 “那个总是不耐烦听旁人说话的考生?” “回殿下,正是此人。” 太子没再说什么,拿起了朱砂笔。 “洛州范永源,状元之才,实至名归。 这……肖云卓与石勘……” 太子犹豫了片刻。 “石勘为榜眼,点肖云卓为探花,肖家子风流俊逸、翩翩少年,琼林宴上簪花也好看些。” 几位大臣都被太子殿下的话逗笑了。 确实,这位石勘石榜眼身高八尺,虎背熊腰,确实没有肖云卓来的玉树临风。 太子又仔细翻看了一下其他人的成绩,并没有什么异议。 “传鲈便是宋忻铎,其他人的名次也按几位爱卿拟好的公布吧。” “微臣遵旨。”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