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一章 种花家的梦-《重生之从地精开始》


    第(2/3)页

    此时,孙立成已经把造纸提上了日程,等做出了纸张和书写用的油笔,便给大家更换。

    被发往北地戍边的哥布林都是一群文盲,唯一的地精斯通更是一个原始人,根本没有学习的习惯。

    夜校一开始,他们就怨声载道。好在孙立成早有准备,在巧手先生的鞭子和小美杜莎维娜的大尾巴说服教育下,这些家伙彻底老实了,乖乖儿的坐在板凳上,抓耳挠腮的听起了课。

    孙立成严格施行胡萝卜加大棒的政策,谁不老实学习就挨鞭子,并不给饭吃,学习好的人会获得一把宝刀作为奖励。种种措施下,他总算调动起了大家的积极性。至于小美杜莎维娜,她竟然是识字的,这让孙立成有些刮目相看。

    除了让大家识字,孙立成还想到了世界观的教育问题。

    虽然战士们都宣誓会效忠种花部落,可主观能动性并不高。孙立成经过认真思考,认为这是缘于手下们并没有自己的世界观,故此对部落自然也没有什么感情。

    孙立成本想直接使用地精帝国的教育理念,可后来他发现地精帝国的教育完全是军国主义教育,里面充斥了血统论、种族压迫论以及武士道精神,灌输的完全是丛林法则。

    二战期间,轴心国使用这种教育方式并没有给自己的国家带来富强,而是带来了深重的灾难。血的教训证明,一群战争疯子根本没有办法实现国家的昌盛。

    不能用地精帝国的教育方法,孙立成又想到了物质激励的法子,可想起了我大清,他又犹豫了。

    一个国家的富裕,并不只是物质上的富裕,精神上的强大有时候更加重要。想当年,我大清拥有最多的人口,最多的钱粮,武器装备实际上并不差,可为什么屡战屡败,签订了无数个不平等条约呢?关键就是国家文化和精神从上到下都腐败了,愚民、极端享乐以及颓废彻底敲断了民族的脊梁,让偌大的中国最终成为帝国主义的狩猎场。即便后世有一些砖家给那个时代涂脂抹粉,宣称什么落后就要挨打,可他们从不敢说,世界上很多落后的小国依靠着万众一心也照样粉碎过帝国主义的野心。二战之前的小国芬兰,依靠着落后的武器和坚定的意志,将苏联老大哥揍得满头是包,充分体现了民族精神和团结的重要性。

    因此,如果一直用赏赐的办法来刺激部队的士气,这样肯定只会培训出一支雇佣军性质的军队。

    在明清两代,那些官军不给钱就不开拔,不给军饷就不打仗,最后直接变成了战无不败,看见敌人就望风而逃的一群垃圾。

    孙立成后来想到过一手刀剑一手教义,可想到自己的那两位神祇陛下至今还不知道躲在哪里,他只能苦笑着放弃了。

    思考中,孙立成忽然发现自己有一个更重要的问题需要解决。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