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绝望的校园-《创业几何》
第(2/3)页
从一个推销场景切换到另外一个场景,你所面临的情况是不一样的。这个过程非常快,我无法用笔和纸记录下来,然后总结问题、迭代营销方案。我只能尽力去快速思考,坚持着把所有的寝室转遍,不过,就像我信奉的大力出奇迹,箱子里边最终只剩下了一半的存货。
回到寝室时已经是很晚了,部分同学已经钻进了被窝。室友告诉我,隔壁寝室有人找你买药。当时我内心非常开心,感觉这应该就是口碑的作用,至少是我的努力得到了回报。可能是因为我态度比较诚恳的缘故,当天晚上,许多同学到我寝室买药,常备的药物基本上已经销售完了。
那一次之后,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只要你愿意做,用心做,坚定做,事情即便难做或者不完美,也会有不太差的结果。
另外也有许多不好的地方,比如:没有做沙盘推演或深度分析,选择的商品类型不是特别合理,没有根据预测的销量进行充足的备货,没有对那些帮助我做口碑宣传的同学进行实质的感激,在取得不错的成绩后,没有持续的进行稳定运营,特别是没有对销售成本和利润进行清晰的计算和规划。重点:不管事情大小,如果要做就得提前做好规划,再者,一定要持续的感谢帮你做口碑的任何人。
这次生意并没有带来多少收益,也不是我喜欢的事情。
我发现学校机房里的电脑多以无盘机为主,而且国内已经出现了许多网吧,他们也多以无盘局域网为主。无盘机是一种没有硬盘等存储设备的计算机,因为90年代存储的费用非常昂贵,而且无盘机的管理非常简单。我想去研究这种计算机,或许可以马上赚到钱。我开始夜以继日地搜罗所有关于电脑管理和无盘机搭建的技术资料,拼命的研究学习,为自己的创业做准备。
不过,一切并没有自己想像的那么美好,没有人在意我的价值,我也没有去刻意寻求奉献自己的技术,我没有像刘强东那样,利用自己的技术获得丰厚的回报。此时,我想马上离开学校,我要发疯了。高二那年中秋节,我一个人彳亍到一中的那条巷子的尽头,买了一本***的传记,我想我需要一次徒步来磨掉自己的无助和痛苦。目的地是遥远的老家,口袋里的仅剩的一点钱买了书,也就没吃午饭,从烈日正午,到日薄西山。荒凉的国道两侧,几无人烟,看着最后一辆通向老家的大巴车从身旁呼啸而过,带着一丝丝夜风的凉意。直至皎洁月亮出现,我才对这没有尽头的道路少许了恐惧。
那个年代没有智能手机,我也没有纸质地图,凭借之前乘车的记忆和遥远的村子里的稀落落灯光,向着故乡的大致方向走着.......
终于在高三时,我荣获了肺结核君的光顾,彻底的离开了高中,在老家的宅子里窝着,每天晒太阳、咯血、自学备考。很荣幸最终我以最差的成绩毕业了,选择了一个寂寂无闻的十八流大学。
进入大学那年,联想公司刚刚收购了IBM的PC电脑业务,谷歌无人驾驶项目还没开始。不过直觉告诉过我,这个世界会像儿时幻想的那样,它将变得智能化、自动化、便捷化。
我在1个月内学完一个学期的课程,扔掉了学校发放的其他对于我毫无价值的书本。把节省下的所有时间放到了图书馆和我的发明创作上。我研究了学校的课程,对于我来讲都太低级、落后了。我经常在图书馆的所有分类里寻找有自己的方向,首先排除掉的就是哪些如同流水线生成的小说和一些劣质的文集,然后又排除掉一堆看似有价值的东西,最终选择了PLC、PLD、单片机、嵌入式系统、汽车设计、智能控制、编程开发、民法和公司法等相关方向。后续还苦练了AutoCAD机械设计、Protel99电路板设计等软件操作,我觉得这些可以帮助我分析和解决一些创业过程遇到的问难题。
一次,我在新华书店里发现一本《数字神话》(——16位精英网络寻梦),它给了我无尽的力量,我觉得我也可以像他们一样。为了更好的进行技术类创业,我决定寻找一把趁手的“屠龙刀”,因为除了万般变化的硬件,更重要的是你要有一个最佳的开发语言。翻阅了大量的书籍,加上已经玩过的近十种语言,最终确定了微软系的C#,这是一门兼具枯燥强大的c++和简单实用的VB两大优点的语言,同时又与JAVA有些神似。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