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美女秘书林志玲-《抗战之临时工》
第(2/3)页
很多教授出门有车,家有佣人,居处有独家院落,在生活必要开支外仍剩有不少闲钱。当然人家也有本事拿高薪,到现在为止,出名的大神级,大牛级教授都出在那个时期。蔡元培、郭秉文、胡适之、陶行知、竺可桢、黄炎培、罗家伦、张伯苓、梅贻琦、蒋梦麟、茅以升、唐文治、任鸿隽、吴有训、李四光、傅斯年、严济慈、汤用彤等等都是大名鼎鼎。
更有人称神仙眷侣的物理女皇吴健雄和她的先生袁家骝博士;西南联大物理系学士、清华大学硕士,诺贝尔奖、美国国家科学奖得主杨振宁就更不用提了。
后期抗日战争节节失利,但民国大学却走上了巅峰,影响空前绝后。国立北京大学、国立清华大学和私立南开大学联合而成综合性的西南联合大学,其成员北大、清华、南开原均为著名的高等学。几个学校合并以后,联大荟集了一批著名专家、学者、教授,师资充实。自1938年5月4日开始上课,至1946年5月4日结束,西南联大在办学的8年中毕业学生约 00人。抗战胜利后,1946年西南联大解散,3校分别迁回北京、天津复校。是云南师范大学的前身。
和现在的大学不同,99年开始逐年扩招后现在的大学可以说成了普通教育。教育质量绝大部分很差,很多人毕业即失业。为了追求虚荣,更好招生,应付上级,一小撮大学更是以不发毕业证威胁毕业生,不管采取何种办法,毕业前弄一个用工合同。很多找不到工作的毕业生甚至从淘宝上买盖章的合同,从而收到毕业证。
其实现在社会有个误解,认为他们好逸恶劳,他们也有苦衷。很多知识都是过时的,甚至是几十年前的教材,并且学了也用不到。课本太注重理论,不大注意联系实际。大部分毕业生就算找到工作,也是从基层慢慢学习。
民国时期的大学绝对是精英教育,还没毕业几乎就被用人单位抢光了,下手晚了连汤都剩不下。
当然很多事情没这么绝对,大学生也没什么了不起的,很多人毕业后手无缚鸡之力,又不擅长什么技术。即使是精英也不是万能的,很多事情,没文化的也能干好。
冯全在前世深有体会,妈的,我可是著名数学系毕业,无限维空间都学习过,难度仅次于易经的微积分都学过厚厚的两大本,习题做了无数。
和小伙伴们玩扑克牌,孔夫子搬家,老是输。原因竟是不会计算!!!!不会计算已经发过的牌。呵呵。
抗战期间,美国苏联都曾经支援过中国大批先进武器,一般的武器如步枪,手枪,轻机枪,甚至重机枪不要求什么文化,身强力壮就行。可是大炮,飞机什么的对文化有要求,当然也不排除有些人没文化的人有这方面的天赋。
乐以琴和高志航、刘粹刚、梁添成号称“空军四大天王”,因种种原因他们壮烈后,**空军表现大不如前,原因之一就是因为缺少经过大量培训过的有文化的飞行员。
“玲玲,你吃饭了吗,一块陪我和戴长官吃吧,我请客。”
冯全对这个新部下很关心,“你戴雨农不就是想派个奸细监视老子吗?过一段时间就成老子的人了。我可是干过传销的人,虽然赔了好多钱,多少懂一些洗脑之术。呵呵。”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