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 炸沉加贺号和凤翔号-《抗战之临时工》
第(2/3)页
烟筒位置在航母设计史上一直是个问题,就最早期航母的设计来说,由于採取全平式甲板,飞行甲板上面没有舰岛,烟囱要放哪真的很伤脑筋,不好好设计的话烟囱排烟可能会大量遮盖住飞行甲板造成无法起降飞机。日本人在这个问题上採取两大措施,首先把烟囱设置在舰体侧部并且弯曲向下,并且在烟筒上使用海水冷却管路的设计来降低烟雾产生率,这个设计在赤城、加贺、苍龙级、飞龙级、祥鹤级跟云龙级上面都可以看到。
看到小日本刚给飞机加好油,挂满炸弹,冯全扬起的手猛地往下一挥。早已定好射击诸元的小伙伴们开炮了,“嗖嗖。。。”炮弹大部分落到了两艘航母的飞行甲板上,“轰隆轰隆。。。”这次冯全采用的是高爆弹,高爆弹纷纷爆炸。
听到迫击炮的爆炸声,小日本当时就死伤一片,残肢断臂冲上天又落了下来。日军惊呆了,赶紧启动了洒水装置,想遏制住将要到来的火情并最终扑灭火灾,拼命想把炸弹从飞机上摘下来,但也无济于事。炸弹和汽油的连锁殉爆令这场灾难雪上加霜,航空汽油的渗漏汽油蒸汽逐渐蔓延引起了大爆炸。还没起飞的飞机很轻松的被自己的炸弹炸飞了,炸弹还炸破了飞行甲板,两艘巨轮内部也不时传来爆炸声。
几百发炮弹击中翔鹤号和加贺号,它们的飞行甲板上因为燃油泄漏而起火。无法扑灭的火龙冲入机舱,在衣物储藏室也引起了一场火灾。由于此处临近汽油储藏室和弹药库。虽说炮弹偏离目标很远,轰炸也是是盲目的。但由于燃油泄漏,两艘船的舰内突然争着发生爆炸,并引起大火,火势迅速蔓延,以至无法控制。
有些炮弹落入大海,海面上立时水柱冲天,不出几分钟,两艘航母被炸为两截,慢慢沉入水中,海水凝聚成巨大的漩涡,把炸碎的尸体,船上的零件吸入海底。
两艘航母的舰炮未发一弹,胜负就已经决定。“卧槽!场面真壮观,这可是现场直播鸟。该去收拾那些陆军了,你们小日本海军不是号称天下无敌吗?干吗还请陆军帮忙捏?
龙田号基准排水 3230吨,全长 142.65m,宽 12.3m,最快速度为33节,装满油料能航续5000里,装备14cm50倍径主炮四门,8cm高射炮一门,53cm鱼雷发射管六门 ,鱼雷48个。和战列舰,大型航母,重巡洋舰重达万吨以上相比,只能算轻巡洋舰。但即使如此,威力也是很强大,140mmm重炮啊,要是扔在阵地上,那是一死一大片啊。
可惜冯全的突袭使他们还没来得及反抗,就因为炸弹殉爆失去了火力。冯全还想来个大的,记得日本先派来两艘航母,看看能不能再接再励。
上海以东约130公里的马鞍列岛,冯全趁夜联系了一手大船, 个百人队连夜赶到了这里。把船藏好以后,他们也立即潜伏,目光仔细的搜寻着。
果然,1月31日晨,日本航空母舰“加贺号”(26000吨)和“凤翔号”(7470吨)搭载第一航空队约30架飞机到了,“卧槽!还以为要白等一天呢,你们不是要派这些飞机扔炸弹吗,多累啊,只要你们挂好,老子帮你们一个忙,就不收钱了。”
两艘航母很听话,速度越来越慢,最后停了下来。船员纷纷走出船舱,来到飞行甲板,有的熟练地给飞机加油,有的麻利的给飞机加挂炸弹。“卧槽!这不是移动的军火库吗,可惜老子不让你们移动!”
其实当时海战还是靠的重装甲的战列舰,航母技术还不太成熟,成本太高防护也相对较弱。不像战列舰一样,有的挨炸好几天都不能沉没。当时早期航母不受重视,一味压缩成本,很多都是改装船,加装装甲势必提高重心,影响作战效能。英国日本等国的航母吨位受到条约影响,剩余太小,所以为了载机量和作战出击效能被迫降低防护性能。
但即使如此,航母毕竟太大,一般情况下很难炸沉。因为航母采用隔仓式设计,有很多舱体,击破一个,其他舱体还是密封的。依然可以漂浮于海面,成为堡垒而具有战斗力。这样巨大的战舰该如何打击和破坏他? 航母其实是个海上移动机场,这个特点是决定方法的关键,用轰炸机地毯式轰击是一个办法。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