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三章 八极宗师-《抗战之临时工》
第(2/3)页
其实遗老遗少们对张勋失败了的“保驾”之举,非常感激。他死后举办的葬礼耗资竟然多达10万美元,4000多人组成的送葬队伍绵延数公里。被罢黜的小皇帝也不失时机地馈赠了数十件宝器,作为其殉葬品。这很明显是遗老遗少们在为遗老送终,或者说,他们都在借这一仪式,为帝国的末日唱一曲迟到的挽歌。
溥仪这个性无能送给这位忠实的遗老竟然是‘忠武’的谥号,妈的,在中国历史上只有诸葛亮等少数几个人才获得这一军人的最高荣誉。唇亡齿寒,听说孤家寡人的清废帝也流了几滴兔死狐悲的眼泪。
溥仪下台后,曾经以特殊公民自居、并且过着吃粮领饷的寄生生活的八旗子弟,首先成为遗老遗少的一大群落。
北京城易主后,男人在这时候似乎比女人还要重视精神上的贞操,气数已尽时还希望能保持晚节;另外作为帝都的子民,特别是是皇亲国戚,饱受前朝的恩惠,养尊处优惯了,无法一下子适应新时代,习惯也难以立即改变,言行举止都带有很多的遗风流韵……
沧海变桑田,但这种思难与生活方式带来的惯性,至今还影响着很多人。他们一味地聒噪着了,争辩着,议论着,或者在自家的庭院里顾影自怜。遗老遗少,是老北京较有代表性的文化现象之一。
看到这些人老是蠢蠢欲动的去东北投奔傀儡,性无能的溥仪,冯全自认为没有**那么高明的宣传手段,算了,他们愿意怎么想就怎么想吧,老子不管了,都是些傻逼,去吧,去做二等公民吧。
其实清朝灭亡后中国只是表面上是统一的,实际就是军阀混战的分裂时期,蒋公和他的南京政府一直在维系着这种表面上的统一,并努力的消灭各路军阀来实现真正的统一。
日本人为什么敢于预侵略中国、分裂中国,除了国家实力的原因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他也觉得中国本身就不是统一的,中国人不团结,是一盘散沙,喜欢勾心斗角。本来满洲国的皇帝是要张作霖做的,张作霖不愿意才把他炸死,后来还选择过张学良,最后才选择溥仪。
郁闷的冯全在郊外练起了爷爷在他5岁时就教给他的八极拳,什么溜腿架、骑马式、金刚八式、小架等都宛如行云流水,姿势特别舒展。
“文有太极安天下,武有八极定乾坤”,八极拳风格刚劲、朴实、动作迅猛,讲求头、肩、肘、手、尾、胯、膝、足八个部位的应用。八极拳姿势舒展、协调优美、神形兼备。八极拳防御招数很少,拳路刚猛无比。有着”太极十年不出门,八极一年打死人”的说法。
华夏文化,特别是在道法武术这一块,基本上都是由师父口述心授的,这也是华夏文化的一大特色。八极拳全名“开门八极拳”。都尊明代邋遢真人为一世,丁发祥为二世,“癞”为三世,吴钟为四世。
八极拳者影响日增,传人较多,其中影响最大的有李书文、马英图、韩化臣、张玉衡等。自李、马、韩之后,八极拳由沧州孟村一隅之地,播及全国。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