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二章 基层慰问-《抗战之临时工》
第(2/3)页
委婉的各个学校领导不是让他回去等消息,就是说需要有工作经验的,结局无非是再也杳无音信。实在的冯全打了几次电话过去后,泪奔啊,老子怎么感觉自己这么不懂事捏?人家学校明明拒绝了啊,自己还傻乎乎的再去问。
还有些学校直接说no,还有个教务处处长婉转的单独告诉冯全,虽然他学的是师范专业,按理来说应该当老师,但教师这一行不适合他。冯全实习时所在的学校老师也建议冯全考研究生。
但最后一次被拒绝倒是挺感人的,学校在伙房给所有应聘大学生,不管成功的还是失败的全都管饭!!虽然没人只有一瓶青岛啤酒,一碗鸡肉,馒头随便吃,冯全吃的时候都哭了,卧槽!总算被当做人看待了一回!!
痛定思痛的冯全几乎做了华夏第一批毕学族,在大学附近租了个冬凉夏暖的平房,窗户外面就是个厕所。毕业咧,再也不好意思给家里要生活费了,微薄并且很不稳定的收入使得他经常挨饿受冻,有一个月甚至咸菜都不舍得吃.. ...
为了让家里放心,每次和家里联系时,还得强颜欢笑,编制着无数美丽的谎言。
《梁书·侯景传》云:“假使日往月来,时移世易,门无强荫,家有幼孤,犹加璧不遗,分宅相济,无忘先德,以恤后人。”
《吕氏春秋?.察今》云:“世易时移,变法宜矣。”
古人又云“世易则时移,时移则备变。”
穿越过来的冯全来了个咸鱼大翻身,到了数钱数到手抽筋,睡觉睡到自然醒的地步。但冯全仍然时刻保持着极高的警惕,一定不能忘记小日本,时刻准备着和他们战斗。
当然前世生活异常窘迫的冯全很理解这些受苦受难的老百姓,也因此每天想方设法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平。
在老人院的冯全受到了老人们山呼海啸般的热烈欢迎,原来脸色灰暗营养不良的老人无不容光焕发,红光满面。他们下棋的下棋,打牌的打牌,遛鸟的遛鸟,吹牛的吹牛,还有一些内向的也在太阳底下晒太阳玩,偶尔还抬起头望向远方,大概是想他们失散或者是已经离开人世的家人了吧。
见到冯全,哭倒一片,跪倒一片,冯全也很感动,接着请求他们起来,并且问寒问暖,有说有笑的。冯全问了问他们还有没有什么要求,老人都生气了,呵呵,现在衣食无忧,还能奢望什么捏。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