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九章 东三省绿林总号令-《抗战之临时工》


    第(2/3)页

    张海天又叫张贺年,1880年出生,老家山东,出身绿林,报号“老北风”。“九一八”事变后,他树起抗日大旗。同胞弟3人及长子张秉林组织了抗日武装,后与项国学、蔡济**合组建抗日扶民救**,任司令,项国学任副司令。

    他军纪严明,制定了“十个不准”的纪律,得到群众的衷心拥护。他还善于总结作战经验,研究出适合义勇军的避实攻虚、化整为零、声东击西等战术,狠狠地打击了敌人。

    随着张海天队伍影响力的扩大,早已经关注到他的关东军在田庄台镇、沙岭镇等地对其进行疯狂打击。义勇军虽然多次打退敌人的进攻,但终因缺乏武器弹药而陷入困境当中。

    1932年初,张海天接受辽南抗日义勇军总部改编,改任辽南抗日义勇军第三路军司令,部队发展到一万多人。活动在盘山、台安、海城、辽阳、本溪、辽中、营口一带,与第二路军的项国学和蔡济民及盖中华等部经常联合作战。

    张海天精于骑射,英勇善战,举旗抗日以来,率部转战台安、海城、盘山一带,先后参加了智擒汉奸凌印清、九台子阻击战、夜袭田庄台、围攻沙岭、攻袭耿庄、三打牛庄、火烧海城日军兵站等数十次激烈战斗。并多次炸桥梁、袭列车,破坏南满铁路,夺取军用物资。

    张海天所部行动神速,作战勇猛,关东军对他也是闻风丧胆。因战功显著,被许多报纸称为“辽西抗日英雄”。深谋远虑的他,为发展抗日队伍,扩大武器装备来源,开办了小型兵工厂,制造子弹,改制大炮,修理枪械等,还建立印钞厂,发行军用流通券30万元。

    冯全率队快要到达辽宁台安县高力房村时,在离老北风还有10里路远的一个小山谷拐角处,支开小伙伴们,从背包拿出40万大洋,3000小黄鱼,500大黄鱼,3000毛瑟98k步枪,500捷克zb-26轻机枪,100挺马克沁水冷重机枪以及1000二十响,外加40万发子弹。

    准备好以后,冯全从拐角处出来,命令小伙伴们把它们全部装在  辆从大车店刚买来的大马车上面,4个百人队浩浩荡荡的开往高力房村。

    辽南抗日义勇军第三路军的3个暗哨远远地看到这支队伍,卧槽!好奇怪耶,不像是关东军,更不是伪军,人家的枪都还在背上捏,怎么还有  辆大马车捏?

    领头的哨兵让其中一个基友赶紧回去报信,和另一个哨兵从背上取下枪,站在路中央,手中的枪指着队伍,大声喝道。

    “什么人?来这里干什么?快点老实交待!”

    冯全笑呵呵的拱了拱手,“我就是火麒麟,闻听老北风大名,特来拜山,这次我带来了一些军火大洋神马的,还请小兄弟稍安勿躁,赶紧给你们老大通报一下。喏,这就是我的拜帖。”

    哨兵疑神疑鬼的接过拜帖,检查了一下马车,果不其然,这个帅小伙没说谎,“我先替司令谢谢你们了,走,咱们现在就进村!小二,你快点跑步通知司令让他出来迎接,就说来贵客了。”

    小山村的一间低矮平房内,老北风正在长吁短叹,卧槽!武器弹药神马的又快没咧。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