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梁城这边的情况,江州的顾家无从得知。 三日后,乡试成绩放榜,顾亭川高中解元。 即便对自己的答题有自信,得知自己拔得头筹的消息顾亭川也呆愣许久。 不提顾家犹如过年一般的气氛,就说江州学子也对顾亭川彻底服了。 他们都是一道入学的,却每每感觉到他们和顾亭川的差距。 很多学问,甚至不需要先生讲,顾亭川便能融会贯通。 甚至又是顾亭川还能与先生答辩,先生都心服口服。 一回他们心里还不是滋味嫉妒着,时间一久,便也都麻木只剩钦佩了。 这回顾亭川高中解元,虽然他们不意外,但也不由觉得咂舌。 这些人却不知道,顾亭川在顾家还未遭难时,少时和宫廷皇子一道伴读,上的都是御书房的课,后来更是在京城的国子监求学。 平日里顾府更少不了博学多识的先生教授学问,他接触的学识自然已经超过了一般的考纲。 既然是考试,自然有人欢喜有人忧,自从放榜后,顾家每日登门拜访的鸿儒数不甚数。 然而,那梁城来的巴褂却落了榜,只得随着爹娘回了梁城。 回到梁城后,巴褂便将顾亭川中举的事告诉了同僚好友。 一时间,顾亭川死而复生的消息,便这么在梁城学子间小范围的传播了起来。 再有钱有良有心结交梁城读书人,虽然当年被梁知府用捐官骗去了几十箱粮食,但钱有良却没放弃买官一事。 随着进江州赶考的学子返程,钱有良便联络起了那些中举的考生。 巴家的巴褂也是钱有良重点拜访的对象,毕竟两家有些生意往来。 谁知去了才知,巴褂落了榜。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