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到镇政府的时候发现还没有人来,于是谭晓薇找了个地方坐着刷手机,看店铺的评价,看到了客人们有趣的点评,好的评价就截图给施若晨,让她发一些动态什么的。 搞定后就坐在石凳上发呆,几分钟后陆续有人来了,搭他们去省里的车停在了政府大院,工作人员拿着报名表开始点名,五分钟后车子发动。 谭晓薇感叹了一句:效率不错呀! 看了一圈,发现这车上竟然她的年纪是最小的,其他人都四十岁上了,工作人员之前收到她的信息就挺诧异的,这姑娘生得好,竟然也是个地里刨食的? 而且这么年轻,在心里猜测可能最后不会去,没想到竟然来了。 谭晓薇旁边坐着的是隔壁屯的种植能手彭子山,两人之前就认识,谭晓薇笑着和彭子山打了招呼:“彭大哥最近在忙什么?” 彭子山:“最近想上个新项目,可是找不到合适的,正巧碰上了培训,到时候去省里问问老师去,看有没有什么好的建议。” 谭晓薇没想到去培训还有这好处:“彭大哥,这几年你们村的砂橘销量不错呀,听说一夜之间就多了好多百万户呢。” 彭子山笑了笑:“确实,今年春天砂橘价格好,大家都赚了不少。” 谭晓薇店里卖过砂橘,但是价格成本太高了,所以只放在店里正常售卖,没有推广,订单有一些,但是算不得大爆。 她的店铺和合作社走的都是寻常路线,当年种当年可以采收的那种,不打算做长线的,那样的话农户耗不起,她也没那个精力去跟。 今年冬春倒是可以推一下砂橘,如果出果园的价钱好的话! 谭晓薇又问:“今年挂果怎么样?” 彭子山:“果子倒是挺多的,已经梳过一回了,年底应该有点产量。” 这是谦虚了! 彭子山种了一百多亩的砂橘,去年怕是进账了好几百万,他的产量只高不低。 隔壁小彭村山岭土地多,所以他们屯几乎都种了砂橘,管护得好的这两年都赚到了钱,这些周围村子的人都知道。 而谭晓薇他们小寨村有山岭,可是以前的时候村里以集体的名义租出去了,好几个老板包了下来,已经种上了砂橘。 小寨村的村民就种上了经济作物,成本低,每年都能采收进账。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