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是兵是贼-《圣唐时代》
第(2/3)页
“是真的,我们抓了他们一个活口,此人是朱温禁军,严刑拷打之下定然所言非虚!另外,已经让昭宗皇帝的第九子十三岁的李祝继位了!”林五闷声道。
谭三此时已经缓过来了,沉声道:“朱温竟如此歹毒,有朝一日,必不得好死!”
宣朗此时已与那人买了酒菜说说笑笑的过来,却见是几只烤的焦黄的野鸡,还有几条烤的焦黄的鲤鱼,还有几坛酒。
十几人聚做一团,说说江湖事,谈谈江湖情!疤脸与陈勇握手言和,也是拼酒拼的双双醉倒!就这样,直喝到酒尽,才沉沉睡去!
第二日清早,谢青早早过来通知,已经疏通好了,午时通关。
众人赶紧拉马套车,整理行装,赶车的都是随车步行,走起来可以坐车,而护卫都是骑马。
谭三几人,每人都有一匹马,把行李放在大车上。一众车队浩浩荡荡向渡口而去。
虽是早早就赶到渡口,可没想到却依然是人山人海,有的人干脆就在渡口露宿,期望能早日过关。
却见四尊大铁牛在四个真人大小的铁人旁,蹬着地用力拉着硕大的铁链直通向对面。把守的兵丁则是不停地把挤到跟前的人们往后面撵。
(蒲津渡遗址位于山西省永济市西约13公里处,为唐至明朝的遗址。遗址附近还发现有明代石碑一通和石堤50米。发掘清理出来的蒲津渡遗迹有铁牛四尊,各长3.3米,高1.5米,重约50-70吨。每条铁牛旁各有一铁人,高约1.9米,重约3吨。南侧铁牛下还发现有铁板、铁柱,铁牛尾部立有铁制的七星铁柱7根。四大铁牛被誉为“世界之最”,在考古学、桥梁建筑、冶炼铸造、水文地质等学科领域,有着十分重要的研究价值。大家有空可以去看看,将故事与地名、实物联系起来,无异于穿越之旅呦!)
而谢青则找到一位身着铠甲的朗将领着,谭三等人就在后面看护着车上的东西。通过拥挤的人群,那名朗将让士兵让开通路,谢青向那位朗将拱拱手,率先上了浮桥。
车夫们小心的拉着大车,极力控制着大车,一个不慎就有落河的危险,桥不宽,只能一辆一辆的过,这边过一队,然后那边才能过,速度十分缓慢,等最后一辆大车上岸,脚踏实地以后,尤是感觉站立不稳。
谭三几人眼见过了关,不禁面露喜色。这时,谢青骑马过来对着谭三说道:“前面不好过,你们几人又是生面孔,注意点!”
谭三连声答应,谢青又赶紧往前去了,林五却是安慰谭三,都是钱的事,塞点钱就行。
队伍又浩浩荡荡的向着关口而去,而这一次,明显检查的比那边严格,不仅要查验人员与路引是否一致,甚至还让把货物都打开,查看是否有无违禁品。
查验的兵丁看到稍有姿色的妇人,也会伸出咸猪手乱摸几把,惹得妇人脸红怒骂,这些人竟然哈哈大笑。
一时间是乱成一片,有的人多说几句,就有当兵的上去拳打脚踢,再把人往那边的军营里面拖。
谢青显然是熟门熟路,先是给过来查验的兵丁塞上一把银子,再递上路引,这些兵丁果然安分了不少,查验物资,翻翻行李,又根据人数,对了对人,却发现人员不对,正欲质问,谢青却赶紧又塞上一把碎银子,这才作罢!分给谢青一面三角的旗子,上书一个晋字。
检查完,已近午时,关口却是人满为患。兵丁拿了钱,也不啰嗦,上去对着正在排队的人就是一阵的推搡,硬是挤出了一条通道。
谢青向门口的兵丁们拱手告别,这才穿过城门,也算是真正踏上了晋州的土地。
出得关口,谢青路边下了马,吩咐众人停车,整理被翻得乱七八糟的商品,行李!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