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除逆-《乱世争鸣》
第(3/3)页
“通知弓手,先打掉他的车夫和车左,让他的戎车再无用武之地!”
“是”
“预备,放!”左侧右侧各一排弓箭放出,为首的两辆车夫身中数箭,倒地身为,车左也被射成了刺猬。
只剩拿矛的车右,慌张之下跳下了马车,摔伤了腿,另一位车右直接被射死了。
“有埋伏,有埋伏!”李固丝毫不慌,这一路上越人不知袭击了多少回戎车的车夫,这份差事已经要了许多人的性命。
“盾阵,结盾阵,弩手准备”李固不慌不乱的指挥着。
“跟我冲”里正大喝一声,带人冲了出来,冲进了阵里。
李固脸上一变,不好,这下引狼入室了!
注释:
里:
周、秦、两汉里的长度:周代里的长度在计算井田面积时常常提到。《春秋·谷梁传》宣公十五年(前594年)载“古者,三百步一里,名曰井田。
井田者,九百亩,公田居一。”周代井田制下,方一里,耕地九百亩,四边都是三百步一里的长度。这一点在古代是公认的。
《说文解字段注》引《谷梁传》曰:“古者,三百步为里。”然而,仅仅知道一里三百步,不知一里多少尺还是无法求得一里的具体长度。
周制以八尺为一步,秦制以六尺为一步,300步为一里。古代的一步相当于现代的0.231米,周秦时期的一里也就相当于现代的415米左右。
戎车:
戎车采用单辕、两轮、后面辟门的横长方形车厢。车辕前端有衡,上缚轭,用以驾马。
古代战车每车载甲士3名,按左、中、右排列。
左方甲士持弓,主射,是一车之首,称“车左”,又称“甲首”;
右方甲士执戈(或矛),主击刺,并有为战车排除障碍之责,称“车右”,又称“参乘”;
居中的是驾驭战车的御者,只随身佩带卫体兵器短剑,是现在坦克的鼻祖。
典客:
典客是古代官名,秦置,为九卿之一,汉初沿设。掌管王朝对属国之交往等事务。[1](以原行人署,属邦署合并扩大,掌管邦交和边陲部族事务。
汉朝实行分封制,因此在汉朝时还兼掌管各诸侯国的纳贡等事)汉景帝时改为“大行令”,汉武帝改为“大鸿胪”。王莽改为“典乐”,其属官有行人、译官等。东汉罢置。隋唐有典客署,属鸿胪寺。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