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邻邦的阴谋 第六十九章:三墨-《乱世争鸣》


    第(3/3)页

    此外还有齐墨,该派则以学术辩论为主,游历各国,游说君王不要兼并土地,这样的墨者,就是程柯这批人了,除了整日钻研名辩之术外了。

    这位宋老之所以来到宏渊,就是因为几十年前宏渊曾吞并周边邻国的土地。

    事实上,除了这位宋老来自齐地以外,剩下的人都是宏渊本土的弟子。

    “宋老,您这就痴人说梦了”一位中年人摇头,“当年巨子都没办法整合三派,单凭咱们这几十个人,怎么去做?”

    宋老摸着胡子笑道:“你们总是把简单的事情想成复杂,我可没说统一天下的墨家三派,在这宏渊国里,就有不少秦墨、侠墨(楚墨),若能说服他们行兼爱之道,何愁元禾王不重用我墨家弟子。”

    一个人不屑的说道:“秦墨就是一群工匠,楚墨就是一帮爱管闲事的游侠,这些人顽劣不堪,怎么能说服呢?”

    宋老笑道:“他们一定会愿意来的,因为儒家已经把官位全占了,他们的礼节不允许游侠的存在,所以楚墨一定会来,至于秦墨,只要没有希望天下一统那样的疯子的,剩下的我都欢迎。”

    程柯在一旁,略有所思,忽然问道:“宋老,倘若楚墨或秦墨也是这么想的,他们想把咱们并进去又该怎么办呢?”

    注释:

    小说家:

    小说家 ,诸子百家的其中一家,其书多已亡佚。据班固所著《汉书·艺文志》曰:“小说家者流,盖出于稗官;街谈巷语,道听途说者之所造也。”,意即小说家所做的事以记录民间街谈巷语,并呈报上级等为主,然而小说家虽然自成一家,但被视为不入流者,故有“九流十家”之说。

    墨家三派:

    墨子死后,墨家学派发生了分化。有相里氏之墨(秦墨),邓陵氏之墨(楚墨),相夫氏之墨(齐墨),活动于战国中后期。在自然观方面,对物质,移动和时空关系作了唯物解释,摒弃了墨子的天鬼观念,并把唯物哲学和科学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在认识论上,发扬了墨子重视实践的特点,承认物质世界的可知性,克服了狭隘的经验论的错误。在政治思想方面,提出了“义,利也”的著名论断,突出了利,把它作为标准和基础解释各种社会问题和道德范畴。

    楚墨的邓陵子:

    此派更多的是以侠客的身份,到处行义。他们反对各国的战争,认为这些战争都是权贵们为了自己利益发动的,不利于百姓,他们以自己的价值观来衡量这个世界。

    齐墨的相夫子:

    此派是一个以学者辩论为主的门派,他们游历各国,讲授墨家的兼爱思想,他们反对用暴力去解决问题(甚至包括起义),希望能用柔和的方式去获得和平,也是思想上最幻想的一派。

    秦墨的相里勤:

    此派注重科技研究,非常务实。帮助秦国的原因,也是因为看见只有秦国当时的制度,是最接近他们墨家的最终设想的,所以他们愿意帮助秦国完成统一战争。

    关于墨子的弟子,文献记载大都指出墨子弟子众多。例如,“孔墨徒属弥众,弟子弥丰,充满天下“。

    《公输》篇中墨子曾说:“臣之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

    《淮南子·泰族训》说:“墨子服役者百八十人“。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