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孙尚面无表情的从怀中掏出一个药丸丢给孙大海:“给你侄子的,孙某还有事,也行告辞了。” “呸,什么东西”孙大海看着孙尚远去的背影,暗暗啐了一口。 …… 看着几案上堆满的公文,王禳灾犯了愁:“城主,眼下战事要紧,我要抓紧筹备新军,没时间顾及这个,这些公文,能不能另找一位小吏批阅……” 李襄面露难色:“眼下还真没多余的人手……” “谁说没有多余的入手了,不是有我吗”一道清脆的女声响起。 李瑾南走了进来:“爹,我能为王公子批阅公文。” 李襄低声训斥道:“胡闹,哪有女人做官的,还有,你怎么进来的” 李瑾南有些委屈的说道:“那些侍卫敢拦我吗?再说了,我在府上闲着也是闲着,不如替大家分担一些……” “那你也不会这些啊” “我怎么不会了,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吗,以前蔡伯伯还在的时候,我就见过他批阅审理各处案牍,我只需要照猫画虎就行。” “这……”李襄迟疑不决 王禳灾开口道:“不如让李姑娘试试吧,也许真的能为我们分忧解难呢” 李瑾南微了微身子:“多谢王公子” “好吧,你这丫头,真是管不住你了,你就先留在城尉府这边批阅吧,我得回城主府了。” “李城主慢走”王禳灾说道 李襄与管事一同走了,厅堂里就剩一男一女,气氛忽然有些尴尬…… “那个,李姑娘,我忽然想起来我还要去检阅新军,这里就交给你了……告辞”王禳灾转身离开 “哎,你”李瑾南跺了跺脚,又让他走眼皮子底下了溜走了! 回到了军营,找到了吴武的住处,在床榻头前,果不其然,有一个暗屉,拉开一看,有一个竹简,不过并不是完整的竹简,后半段有被撕掉的痕迹,只留下了前半段。 翻开竹简,里面第一句话写着两个大字:图国。 吴起儒服以兵机见魏文侯,文侯曰:“寡人不好军旅之事。” 起曰:“臣以见占隐,以往察来,主君何言与心违。今君四时使斩离皮革,掩以朱漆,画以丹青,烁以犀象。冬日衣之则不温,夏日衣之则不凉。为长戟二丈四尺,短戟一丈二尺。革车奄户,缦轮笼毂,观之于目则不丽,乘之以田则不轻,不识主君安用此也?……这讲了一则吴起那时候的故事。 主要讲的是吴起穿着儒生的服装,以兵法进见魏文侯。 文侯说:“我不爱好军事。” 吴起说:“臣揣测王意,从您过去的言行观察您将来的抱负,您为什么要言不由衷呢? 现在您一年到头杀兽剥皮,在皮革上涂以红漆,给以色彩,烫上犀牛和大象的图案。 若用来做衣服,冬天穿着不暖和,夏天穿着不凉快。 制造的长戟达二丈四尺,短戟达一丈二尺。用皮革把重车护起来,车轮车毂也加以覆盖,这并不华丽,坐去打猎也不轻便,不知您要这些东西做什么? 如果说您准备用来作战,却又不去寻求会使用它们的人。这就好象孵雏的母鸡去和野猫搏斗,吃奶的小狗去进犯老底,虽有战斗的决心,随之而来的必然是死亡。 从前承桑氏的国君,只许文德,废驰武备,因而亡国。有扈氏的国君仗着兵多,恃勇好战,不修文德,也丧失了国家。贤明的君主有鉴于此,必须对内修明文德,对外做好战备。所以,面对敌人而不敢进战,这说不上是义;看着阵亡将士的尸体而悲伤,这说不上是仁。”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