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幸好郡守您今夜来找我了,不然说不定过几天沈军就兵临城下了。” “啊?”郡守大吃一惊,有这么严重吗 “我听闻郡尉大人去过太尉府,明日一早郡守可请郡尉大人来一同商议。” 郡守连连点头,郡尉手握军权,自然要请 廖峰转身回到屋内,不一会又拿出一张地图来。 把烛台压在地图上,又吹散了上面的灰,廖峰手指着说道:“郡守大人请看,按信中所说,黄石关恐怕已经在兽潮和沈人的合击下失守了,就算残存一两座关城也起不到作用,拦不住沈人,而各城的兵力在秋猎中又消耗殆尽,想必已经成了空架子。 仅凭郡城这点兵力,咱们吃不下这伙沈人,对方少说也有五千多人,若再加上数以万计的灵兽,怕是平隶郡要易主。”廖峰摇头 郡守吓得脸上惨白:“这可如何是好,不如向耒阳郡求援?” 廖峰摇摇头:“若是十年前的耒阳郡,确实能帮助我们。” 以前耒阳郡治安极差,上有各地家族横行不法,养私士上百,当地官吏皆畏避之,莫敢与忤。 下有山野之间的盗贼肆虐,路上的凶案一天比一天多,行人在只有张弓拔刀,然后才敢行走在涂道上,其混乱到此种地步。 十年前的耒阳郡守宣布,王者之政,莫急于盗贼,令全郡备警,郡卒戍卒齐出,缉捕不法盗贼。 数月之内,被缉捕杀死的盗贼多达上千!其中二百余人于同一天斩于郡城城门口,血流数里,全郡震惊! 当时不少盗贼,其实就是各郡地氏族的宾客,这群人一旦被追捕,就躲进豪长的高墙内,当地小吏亦不敢追赶。此外,各县氏族还有盗铸钱币,操纵选吏等劣迹。 耒阳郡守便说,这些氏族,就好比长在人身上的疮瘤,必须以烧烫的快刀割除。” 十年前,借着行春的时机,耒阳郡守遍行郡中十余城。每至一城,便要亲自查阅案卷,听百姓诉颂,但凡有冤屈,就下令城主,狱曹当面办理。 同时也暗中派兵随行,翦除沿途违法豪长,两个月下来,共捕郡中豪滑十余家,穷竟其奸,依法宣判,大者族诛,小者乃死。于是郡中震恐,皆仰郡守鼻息,再无人敢造次。” 盗贼、大氏两个大患除去后,叶腾又开始整顿吏治,规整南郡风俗,于秦王政二十年四月颁布了两篇公文。 一篇是每个小吏都要抄诵的《为吏之道》,里面划出了”良吏“和“恶吏”的区别,良者加以提拔,劣者严惩不贷,以此为施政纲领,令全郡各地加以执行,重提秦法,震惊诸郡,引得朝中倾向于六国的臣子不满,于是朝堂上弹劾之声不绝于耳。 第二篇叫做《语书》,主要是敦促耒阳郡加强教化,去除蛮夷旧俗,捣毁那些不被官府承认的淫祠,将一些蛊惑人心的民间巫师绳之以法。双管齐下,数年之后,遂大治…… 可惜没有好几年,耒阳郡郡守便被丞相左擎以复秦之罪拘回庭尧,关押至今。 而耒阳郡没了那位郡守的雷厉风行,也慢慢变回原来的样子,盗贼横行。 廖峰说道:“耒阳郡匪患颇多,沐阳郡离咱们又太远,庭尧咱们又不能去,只有北面的方马郡,可以解围。” 郡守皱眉:“方马郡?我与方马郡的郡守不熟啊” 作者的话: (在这里要说一下,军职意思相同,就是文中我写的有两处不太一样:五百将,设五百主一人,辖五百人,其中五十人为短兵,设短兵屯长一人; 二五百主,设二五百主一人,辖一千人,其中一百人为短兵,设短兵百将一人;若二五百主为曲,设军侯一人{率长};若干曲为部,设校尉一人{都尉},虽然有两处称呼不同但意思相同,并不会影响你们阅读,都尉和率长继续沿用,校尉改为战时军职。) 注释: 驿站:秦汉时期,形成了一整套驿传制度。特别是汉代,将所传递文书分出等级,不同等级的文书要由专人、专马按规定次序、时间传递。收发这些文书都要登记,注明时间,以明责任。 古设“驿站”及“邮亭”,可用来传递信息,可说是邮局的前身。但传统的邮驿仅用来传达政令及军情,民间通信无法利用。汉朝每三十里置驿,由太尉执掌 特意写了统计了下郡守的属官职位和作用,之后出现的官吏官职有不懂作用的,大家可以回到这章(九十二章) 来查阅 郡级属官: 长史, 功曹史 五官掾 主记事掾史, 主录记事。 录事掾史, 主记。 奏事掾史, 主奏议事。 少府史, 总典守相私家财务出纳。 门下督贼曹, 主兵卫,巡查侍从。 门下贼曹, 主侍卫。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