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战端起 第二十章:借山火-《乱世争鸣》
第(3/3)页
“快走快走”赵天拉起荀刖就跑
午牛带着众人一路向南走去,背后已经感受到了一些灼热。
孙默伸出手:“风大了”
“这样也好,火势也就大了”
……
一名士卒跑到关仪、高赋面前禀报:“不好了,关率长,高率长,城外走水了”
关仪噌的一下站了起来:“火势有多大,严重吗”
“西南面树林全烧起来了,现在刮的是东风啊!”
“你说什么?混账,还不组织人手去灭火!”关仪拉起士卒的衣领,冲他大吼。
一旁的高赋摇摇头:“怕是已经晚了,若果这是山火,现在你我二人出了这扇门就能看到一片火海了,城里那点兵卒是用来打仗的,我可不希望有人被烧死。”
关仪拉住士卒衣领:“听见了吗,还不去找些黔首庶民来,给我灭火。”
高赋推开门,开到外面已经是一片黑烟,许多士卒站在外面议论纷纷。
那山火的火苗便是吞噬一切的舌头,这条舌头扫过之地便是一片废墟。
它熊熊的火焰肆无忌惮地扩张着它的爪牙,企图把所用的地方全覆盖在它的统治之下
城内一些黔首哭声,喊声,一切嘈杂的声响在这场大火中扭曲着,人们的恐怖感,紧张感被无限放大,城外燃起的红光如同地狱的召唤信号,天空已经看不到原来的色彩,取而代之的是一望无际的黑灰色。
此等火势,怕是黄石关、寒封城、北太城、郡城都能看到。
平隶郡北部、中部,将被熊熊烈火所吞噬……
关仪调整好情绪后,也走了出来了:“怕是短时间去不了寒封了。”
高赋皱着眉头:“这个季节不应该出现山火啊,无缘无故燃起来,我觉得事情不太对。”
关仪细眯着眼:“高兄认为,此事有可能是有心人所为?”
注释:
火镰基本由三部分组成:
火石:通常指燧石,若无燧石也可用鹅卵石充当,鹅卵石一般产自河滩,经过河水冲刷并于石头间相互碰撞、摩擦留下的质底比较坚硬,并在高速撞击时能产生火花的石头。
也有从山里直接开采出来的,它的纯度比较高,所含成份和现代的火石相同。
火绒:就是艾蒿的嫩叶。一种菊科多年生灌木状草本植物,在春夏之末将其叶片采摘凉干或阴干后用手揉成絮状待用。
因艾蒿自身具有抗菌、防霉、防虫、镇咳祛痰的功效。
民间自古就有“端午采艾,悬门户上”,“居家常备艾,老少常无患”以禳毒气的习俗,因此先人们把它做为点烟的火引子也就不足为奇了。
火钢:大众化的就用一小块硬度不太强的普通钢条,经热处理及打造成弯弯的镰刀形状成为火镰的主件。
比较讲究点的器物主人,在钢条上刻有麒麟喷火、龙吞火球等纹饰,并把一块皮革镶嵌在弯弯的钢条内,制成象现代女性手里拿的小坤包样子,口上嵌有两块铁皮,其中一块带有磁性,不用时会自动把口封好,起到防止包里装的火石、艾绒等物件丢失或受潮的作用。
再缀上一根好看的绳子,穿上一棵不错的珠子或玉器或玛瑙,这样既增大了体积也美观了火镰的主体,它反映了主人的品位和档次。
山火:参考美国加州的例子,烧了半个月。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