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战端起 第三十九章:黑雪天审讯-《乱世争鸣》


    第(3/3)页

    赵景示意刀笔吏记录下来,随后继续追问:“蓝霍是谁?”

    “蓝鹚的兄长,他统领我们,手下有血嗜、竹雨箭两位率长,分别掌管,武林人士与邪修。”

    赵景朝一旁努努嘴:“那刚刚那人说的叛军是怎么回事?”

    “黄石关有位将领投敌叛国,攻占了北驿城,蓝将军手上那些兵,就是从他那里借来的。”

    “那位将领你知道叫什么吗?”

    “不知道……”

    赵景起身:“你们有多少人?”

    “西边大营二千人,不过你们昨晚夜袭后,我们损失惨重,北面还有两千人,南面应该也有将近一千人。”

    赵景走回自己的位置上,拿起笔在竹筒上写,边写边念:“周恤通敌叛国,本为死罪,但念起悔悟,改罚三罪并处,当髡、黥,戍边!,为我军提供重要情报,改为髡、赎黥,服鬼薪之刑。”

    这一次,赵景再次见识到了秦律的缜密,几乎每一种罪名,都有对应的刑罚,幸好继承了秦律,要是让宏渊国那些大肚子官员来制定律法,指不定乱成什么样子呢。

    刚听完宣判,周恤就脸红脖子粗地嚷嚷起来。

    “我不服,我要乞鞫!”

    乞鞫,是宏渊国的复审制度,当事人不服判决,可以在法定时间内请求复审,城主便会将此案通报郡丞,若对郡丞的审判依然不服,可以继续乞鞫,上达庭尧廷尉,由最高法院进行终审,期限为三个月,这样一来,城县一时疏忽判的冤假错案,便有机会被廷尉得到沉冤昭雪。

    最出名的,便是秦王政元年时,有个叫讲的乐人被诬陷偷牛,他不服之下连连乞鞫,最后发现果然是冤案,那些大意的县级法官统统受到了处罚。

    “他一个战俘,有这个资格吗”赵景皱着眉头问道一旁的刀笔吏。

    刀笔吏翻开律籍,一番查阅后,点点头。

    赵景无奈的皱起眉毛:“你确定要乞鞫?”他问道。

    周恤硬着脖子道:“不错!”

    赵景合上笔迹未干的竹简,居高临下看着贞。

    “你觉得,本吏的判决有误?”

    “你觉得,自己还是被冤枉的?”

    “你觉得,郡丞、廷尉会对一个,通敌叛国的人,法外开恩?”

    赵景一连串的追问,如同惊雷在周恤的耳边炸开,他嘴唇惨白,喃喃道:“不敢,只是,只是这刑罚,太重了……”

    “嫌罚得重?你可知通敌叛国本是死罪?”

    赵景叹了口气道:“若非王城尉硬要保住你们这些战俘,说是不取同胞之命,否则罚得还更重!而且你可知道,倘若乞鞫失败,按照律例,你将被罪加一等!届时刑罚更重,或许就是劓刑、斩趾了!”

    周恤这才心如死灰,他知道自己叛国事实确凿,记录在爰书里。

    即便他手眼通天,告到郡里、告到庭尧,也没有翻案的可能,便稽首道:“我认罪,不敢再提乞鞫……”

    对于才四十多岁,人生本来一片坦途的屯长周恤而言,这是无法接受的结果!

    周恤怪怪地问了一句:“王城尉,真的替我们开口求情了?”

    赵景瞥了他一眼:“这能有假?”

    注释:

    髡,就是剃光头发,黥是面上刺字,赎黥则是可以用钱赎买此罪。鬼薪,则是进山打柴,也是一种苦役……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