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田氏采取的第四项措施是扩大封地,安排田氏宗族。田恒为相时,修治武功,论功行赏,亲近百姓,使齐国内部进一步得到了安定。同时,田恒割自齐安平以东到琅琊作为自己的封邑。 这个封邑比齐平公的食邑还要大。田常为相时,还选择了齐国七尺以上的女子入后宫,后宫嫔妃数以百计,而他的宾客及舍人入后宫不禁。等到田常去世时,有子七十多人。他的儿子田襄子盘做齐宣公相时,让他的兄弟和本族人都做了齐国大小城邑的大夫。晋国韩、赵、魏三家杀死知伯,瓜分了他的领地。襄子也让他的兄弟与三晋互通使节,此时,田氏几乎已经拥有齐国。 田襄子去世,子庄子继父位,辅佐齐宣公,宣公四十三年齐国进攻晋国,攻毁黄城,围困阳狐。宣公四十四年,进攻鲁城、葛邑和安陵。宣公四十五年,取鲁一城。田庄子去世,田悼子继任齐相。宣公四十八年,齐夺取鲁国的郕城。宣公四十九年,宣公与郑国人在西城相会。齐国攻伐卫国攻占了贯丘。齐宣公五十一年,齐宣公去世,子吕贷立,是为康公。 田悼子去世,田和立。贷即位十四年,沉溺于酒色,不理朝政。田和就把他迁到海滨,只给一座城做食邑,权作对其祖先的祭祀费用。齐康公十八年,田和与魏武侯在浊泽相会,求他代告周天子,请列为诸侯。魏文侯派使臣报告周天子,请求立田和为诸侯,周天子准许。齐康公十九年,田和正式成为齐侯,列名于周朝王室。到此齐国的吕氏政权完全由田氏所取代。 田氏代齐的经历也是十分坎坷,田氏并不是齐国唯一的卿大夫,在齐国早期的国政上,齐国也曾产生了许多卿大夫家族,这其中,不仅有像田氏这样的大族,更有国氏、鲍氏、高氏、崔氏等这样的强族。 不管是田氏代齐,还是三家分晋,它们都需要周天子名义上的支持,没有周天子的支持,田氏取代齐国,甚至是赵、韩、魏分裂晋国皆不合法。 故而,田和在代齐后就遣使向周天子表示称侯之意,后来周威烈王同意了田和这一做法,田氏才成为了齐国实际上的君主。田和没有改变国号也是出于齐国自身安稳的考虑。 齐这个国号到战国时期已经使用了六百多年,齐国的臣民也早已认可了这一国号,假如齐太公遽然改变这一国号,这难免不会造成齐国内部动荡。 臣民的不适应会导致田氏在齐国难以立足,田和只有顺应齐民的意愿,才能使得田氏屹立不倒。 齐国和鲁国颇为相似,这两个国家都遭受了卿大夫篡权的尴尬,不同的是,齐国是田氏一家掌权,而鲁国则为三桓掌权。 一家掌权就有代替齐国旧有国君的实力,因为它完全不会顾及其它大族的威胁,而三桓就不同了,不管是叔孙氏,还是季孙、孟孙,它们若想代替鲁国,还需要掂量其它二族的实力。鲁国卿大夫之所以没有发生到代替鲁国旧有国君的做法,就是因为制衡的原因,而齐国则不同,齐国田氏已经强大,其也具备了建国篡权的实力,等到时机成熟,这一家族必然会篡取齐国国政。 也正因为齐国这一路坎坷,再加上之前秦灭齐时悲惨的场景,现在的齐国人以商养战,大肆造船,通商唐虞大陆,是目前水师实力最为雄厚的国家。 这次派特使来,也是一来是为元禾王贺寿,二来是加两国之间的海上商业贸易。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