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封禅称帝 第五十二章:竹书乱史-《乱世争鸣》


    第(2/3)页

    墓里出了几十筒竹书,里面的内容震惊百家啊!”

    “荒谬!伪造!”老者气的胡子都歪了,最近中原挖出了一座墓,要光说墓出来了了也不要紧,里面居然有很多书籍。

    百家学者都以为,墓主人此举与孔鲋藏书相似,而且这书也是为数不多的先秦典籍了。

    但当天下名士都聚集在那,打开竹书后内容却震惊众人:。

    《竹书纪年》上说:“昔尧德衰,为舜所囚“,还说“后稷放帝朱于丹水 “后稷就是舜,显然是舜监禁了尧,流放了尧的儿子才登上王位的,哪里有什么禅让?《韩非子说疑》一言以蔽之:“舜逼尧,禹逼舜,汤放桀,武王伐纣,此四王者,人臣弑其君者也。“

    这可跟广为流传的版本,有着霄壤之别

    关于商王朝重要辅臣伊尹,根据《竹书纪年》记载,伊尹放逐了商汤的长孙“太甲“自立,太甲在桐宫被关了两年多,后来机从桐宫逃回王都,杀了伊尹,恢复了王位,还宽宏大量地对待伊尹的两个儿子,让他们分了伊尹的田宅。原文是:“伊尹放太甲于桐,尹乃自立,暨及位于太甲七年,太甲潜出自桐,杀伊尹,乃立其子伊陟、伊奋,命复其父之田宅而中分之。“

    但在儒家的史料中,故事变成了这样:太甲继承王位后不听伊尹的劝告,胡作非为起来,太甲被伊尹关在桐宫,深为悔恨,终于改邪归正,有了良好的表现,于是伊尹又把他迎回都城。伊尹称赞太甲悔过自新。太甲则回答:“过去我曾经违背您的教导,将来希望您继续指导我走正路。上天制造的灾祸,还可以躲避;我自己制造的灾祸,就没有办法逃脱了(天作孽,可违也;自作孽,不可以逭,《礼记缁衣》)。“由是,发动宫廷政变篡夺王位的伊尹一下子成了大公无私的圣人。以上对点,和正统是完全不同的。

    《竹书纪年》凡十三篇,叙述夏、商、西周和春秋、战国的历史,按年编次。周平王东迁后用晋国纪年,三家分晋后用魏国纪年,至“今王“二十年为止。内容如下:

    目录

    五帝纪、夏纪、殷纪、周纪、晋纪、魏纪。魏纪之后,附“无归属文“、“疑文“、“路史所引纪年文“、“今本竹书纪年疏证“。

    五帝纪

    竹书纪年的诸多记载颇为特异,与传统的正史记载不同。五帝纪,关于舜的记载,就跟史记等正史所载的有德之君舜的形象大为不同。引述如下:

    昔尧德衰,为舜所囚也。

    舜囚尧于平阳,取之帝位。

    舜放尧于平阳。(放,流放)

    舜囚尧,复偃塞丹朱,使不与父相见也。

    夏纪

    夏纪所载,与正史只是记载“太康失国“不同,还记录了羿的事情。让羿代太康,成为夏王朝统治者的这些旧事得以重见天日。当然,孰是孰非,那就见仁见智了。

    殷纪

    殷纪则颠覆了正史记载的历史第一位贤相伊尹的形象。伊尹流放太甲而称王,结果被太甲潜逃回来杀害。幼主被大臣流放欺压,这似乎更符合历史的真相。当然,究竟如何,还要加以考究。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