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三人坐了下来,左丞相年长一些,先开口道:“君上,孙隶的三十万大军提前出动,恐有不妥吧。” “没有什么不妥的,是我下令的。”沈炙喝了口茶,淡淡的说道。 “什么!”两位丞相都惊讶的失态大喊。 “二位丞相何故激动啊” 右丞相统计道:“三十万大军,粮草、冬装、后勤军需,兵器箭矢、尚未补充齐全,况且还有二十万大军未至……” “我们不需要那么多后勤军需,杀进宏渊后,就地取材,用他们的就好,以战养战,而且,剩下的二十万人,我已经派沈轶去带领了,他来做监军。” “什么!前线这么危险,君上您怎么能派轶公子去领兵打仗呢!” “这是他的意愿,正好也历练他一下。” “宏渊地大物博,倘若与咱们拖上几个月,咱们薄弱的后勤,可撑不住啊。” 沈炙忽然神秘的一笑:“两位丞相,你们听说过春秋时期的楚国吗? 楚国就从诸侯霸主,堕落到了被手下败将(吴国在楚灵王三年的朱方之战中被楚国打败)赶出首都的尴尬境地,最后被迫向秦国求援。 和历史上所有坠入深渊的大国一样,楚国之衰落,很重要的原因也是因为自身政治的混乱。众所周知,楚国是一个相当费国君的国家。当然,弑杀君主这事,在春秋时代本来就不是什么奇怪的事,但楚国的频率确实有点高。楚庄王死后,儿子共王在位三十一年去世,楚康王继位,在位十六年去世,楚共王小儿子楚郏敖继位,三年之后就遭到二哥公子围弑杀,公子围自立为国君,这就是楚灵王。 楚灵王在位十二年,是位相当能折腾的国君,在位期间又是会盟诸侯,又是灭陈蔡攻打徐国,最后因为大兴土木穷奢极欲而丢了王位。之前立下赫赫战功的熊弃疾等人趁灵王不在,杀掉灵王的儿子太子禄和公子罢敌,立自己公子比为王,楚灵王的军队作鸟兽散,楚灵王立刻成了光杆司令,流落到芋尹申无宇之子申亥家中,不久死去。间接弑君的熊弃疾又放出谣言说“灵王打回来了”,吓得子比自尽身亡,楚共王另一个儿子子晳也自尽而死,熊弃疾改名居,自立为国君,是为楚平王。楚平王继位之后,为了争取自身的名望“复陈蔡之地而立其后如故,归郑之侵地”。楚平王二年就发生了著名的伍子胥奔吴事件,因为楚平王和太子建父子二人争夺秦国公主,最后太子建逃走,太子老师伍奢以及其长子被杀,次子伍子胥逃到吴国。直至楚昭王十年吴军破郢,楚吴之间发生了多次冲突。楚平王十年“初,吴之边邑卑梁与楚边邑钟离小童争桑,两家交怒相攻,灭卑梁人。卑梁大夫怒,发邑兵攻钟离。楚王闻之怒,发国兵灭卑梁。吴王闻之大怒,亦发兵,使公子光因建母家攻楚,遂灭钟离、居巢。楚乃恐而城郢。” “昭王元年,楚众不说费无忌,以其谗亡太子建,杀伍奢子父与郄宛。宛之宗姓伯氏子及子胥皆奔吴,吴兵数侵楚,楚人怨无忌甚。楚令尹子常诛无忌以说众,众乃喜。” (楚昭王)四年,吴三公子奔楚,楚封之以捍吴。五年,吴伐取楚之六、潜。七年,楚使子常伐吴,吴大败楚於豫章。”楚国在和吴国的战争中多次失败,吴军在楚昭王十年攻入郢都,侮辱楚平王的陵墓,楚昭王逃亡随国,楚国迎来了自西周初年受封以来的最大的耻辱。” 右丞相摇摇头,拱手直言:“君上,恕臣愚钝,楚国的故事,与宏渊毫无干连啊。” “怎么毫无干连?元禾王没有儿子?” “您是说,宏渊的那几位公子里面,有人生出反心来了?” 沈炙笑了下“少数人还是能做到弃暗投明,做出这样的选择的,而宏渊那群酒囊饭袋中,确实存在着这么一位,倘若他早生几年,只怕我也压不住他。” 左、右丞相微微惊愕,能从沈国国君嘴中得到如此评价,究竟是宏渊国的哪位公子? “好了,两位丞相,你们又不是去带兵打仗,怎么今天找我来问起兵事了,你们政务不忙吗?” “哦,对,君上说的是,我等还有要事在身,微臣告退。”两名老臣,缓缓退出竹林。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