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封禅称帝 第七十章:内间-《乱世争鸣》
第(3/3)页
只是喝茶了喝了五大盏,期间夫人还来询问过几次,李杨只回答说:“咱们就要飞黄腾达了,就要飞黄腾达……”
坐在大堂内的椅子上好一会儿,直到一阵尿意的出现,才把他从幻想里打回现实。
如厕后,又回到御史府,李杨托腮思考起来,五公子此刻还在宫中,被元禾帝召进去了,不仅是五公子,其他公子公主也都进宫了。
似乎是他们的“家族会议”,李杨想了想,左丞相赵赫是三公子张柒峰那一脉的,右丞相是二公子张振朝那一党的。
中尉董超中意四公子,其他九卿也都有支持的公子或公主,这么算下来,似乎三公九卿里,只有自己一个人是五公子党的啊。
“不行!”李杨猛然起身,判案叫道,必须拉拢群臣,不然五公子以后登基,势力单薄,还是会被其他公子压制的。
李杨掐着手指头盘算了一下,自己手下有三位还算靠得住的,分别是:御史中丞、御史丞、侍御史(柱下史)
秦时的张苍就曾做过侍御史,就是那个写《九章算术》的张苍。
“即可就去找他们去”李杨内心有了盘算,“来人,召御史中丞、御史丞、侍御史来见我!”
……
张苍:早年在荀子门下学习,与李斯、韩非等师出同门。初仕秦朝,担任御史,因罪逃亡。跟随沛公起义,拜常山太守,颇有功劳。汉朝建立后,历任代国相、赵国相。从平燕王臧荼叛乱,封为北平侯,入朝为计相、主计,管理财政事务。迁淮南国相,入为御史大夫。汉文帝四年,灌婴去世后,接任丞相。因政见不同,主动致仕。
侍御史:
古代官名。秦朝置,汉朝沿设,在御史大夫之下。如果朝官的高级官员犯法,一般由侍御史报告御史中丞然后上报给皇帝。低级官员(侍御史一般负责朝官)可以直接弹劾,或者会集体弹劾。受命御史中丞,接受公卿奏事,举劾非法;有时受命执行办案、镇压农民起义等任务,号为“绣衣直指”。宣帝曾召侍御史二人治书,后乃专设治书侍御史。侍御史分掌令曹、印曹、供曹、尉马曹、乘曹。
官名。西汉御史大夫下有二丞,一称御史中丞,一即御史丞,秩均千石。后御史大夫改为大司空,御史中丞为御史台长,大司空下设长史,御史丞遂废。主要职业,弹劾百官。
御史中丞,古代官名,秦始置。汉朝为御史大夫的次官,或称御史中执法,秩千石。御史中丞,秦官也,掌贰大夫。汉因之。御史大夫本有两丞,其一曰御史丞,一曰御史中丞,谓之中者,以其别在殿中,掌兰台秘书。外督部刺史,内领侍御史,受公卿章奏,纠察百僚,休有光烈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