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这事也就不了了之了,而那位县令许沆,却一直关押在黄石关。 直到半年前,长史廖峰偶然听到了消息,才游说于郡守郡尉,把这位县令“接送”到了郡城。 “竟有此事!”唐浅有些惊讶,浔南郡接壤耒阳、枫叶二郡,虽然与平隶相隔甚远,但如果内间常到枫叶、耒阳二郡打探,也能得到平隶郡的一些消息。 于是唐觉追问道:“不知那许沆如今身在何处?” 廖峰道:“一年前,我请求平隶郡发爰书给黄石关,将许沆移交给平隶郡,彻查此事。 半年前,我离开郡守府后,又去了狱曹一趟,发现斗然已被押到,关入了郡狱,但迟迟未能进行审讯!我届时会作为证人,与那许沆对峙,逼他说出那内间之名!一旦坐实,还望贼曹掾能助我将其缉捕归案!” “好,时间紧迫,咱们现在就出发吧”唐觉点头说道 ……两人赶到郡狱 ……贼曹掾唐浅对狱曹左史刘汾并不陌生,此人虽然才调来郡上一年,却已经小有名气,颇受郡尉、郡守器重。 但刘汾是个油盐不进的怪人,比如说,但凡他经受的案子,都喜欢一点点查访追问,按照规程来,而不是像唐觉手下的狱吏令史一般,不管三七二十一,先将案犯痛打一顿,逼其交代…… 这起牵连甚广的“内间案“也一样,许沆已经被拘押在狱中,并由几名令史进行了数次审问,但此人却一直三缄其口,不肯回答任何问题…… “用刑罢!” 唐浅失去了耐心,对狱曹提出了自己的要求。 “鞭笞一顿,这养尊处优的沈国县公定然什么都招了!” 许汾却反对道:“《宏渊律》有言,能据供词追问,不用拷掠而明案的是上策,用考掠而得案情的是下乘手段,这才是第一次审理,尚未到三次之期,何必用刑?” 唐觉面色不豫:“郡守下令,此案要抓紧时间彻查,若是耽搁了,让沈国内间泄露更多机密,该如何是好?” 刘汾却摇头:“许沆已被俘多年,与近日的行刺案并无直接关联,与其有联络的浔南郡人也不一定是内间,故斗然并非是嫌犯,而是证人。 《宏渊律》中,对案犯用刑都是下策,更何况对证人用刑?再者,宏渊吏鞭笞被俘的沈国县公,此事传出去可不好听,贼曹掾且耐心些,容我慢慢审理追问……” “耐心?郡守可未给你最后期限,你自然不必急!” 眼看二人开始争论起来,廖峰连忙过来劝解,最终唐觉和刘汾达成妥协,再让刘汾尝试一番,若明日依然什么都问不出来,再向郡守请求批准用刑。 “刘汾君还是如此排斥用刑啊,即便那许沆是个沈人。”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