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说完这个故事后,刘汾意味深长地对廖峰道:”这便是律令中,建议审案法吏不要动辄用刑的缘故了,只有诘问到犯人辞穷,多次欺骗,还改变口供拒不服罪时,才能依法拷掠,拷掠缘由还要记在爰书上。“ 廖峰明白了,因为只是”建议“而非严格禁止,所以宏渊国的官吏并不遵守这一条款,也只有刘汾等少数人默默执行。 用通俗一点的说法,刘汾是个相信”程序正义“的法官。他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维持裁判过程的公平,如此才能达成“律法上的正义”。 廖峰不免惭然,还记得他刚当上长史的时候,也是个追求“正义”的好文吏。可经历了许多的事情,在战场官场里摸爬滚打两圈后,廖峰的心境开始有了变化,一些原则被抛弃了,做事开始不择手段起来…… 刘汾是个聪明人,他隐隐约约已经猜到廖峰和浔南郡的宿怨,能猜出来他积极参与此事的目的,只是廖峰做事谨慎,没有任何把柄。 所以临别时,刘汾便意味深长地对黑夫道:”廖长史,你虽然年纪轻轻就立功得爵,身居高位,但切切要记住,错行必得错果!“以公务之名,行报私仇之实,不可取! 刘汾话中有话,廖峰面上恭敬听训,心中却是一声无奈的叹息。 他不会嘲笑刘汾迂腐,而是会敬佩刘汾。 世人皆随波逐流,讲究与世推移,唯独刘汾一直站立在原地,手里抱着数卷《宏渊律令》,坚持自己心里的准则。 但廖峰却绝不可能效仿。 “胜者即是正义!” 心里默默念叨着口号,廖峰走入了漆黑的街巷中,他还要连夜拜访贼曹唐觉,与他商议,要尽快让”省公安厅“贼曹与”省法院“狱曹争夺这次的审讯权。 …… 一如黑夫所料,许沆是个骄傲的沈国县公,心里的贵族情节很重,不用刑的话,他根本不会吐露半个字。到了次日,刘汾反复审问得到的唯一回应,便是许沆轻蔑的后脑勺。 于是在廖峰的鼓动下,贼曹掾唐觉开始向郡守、郡尉请求,将许沆移交给贼曹,保证能问出东西来! 考虑到许沆并非嫌犯,只是个证人,又是被俘沈国县公,往后说不定要送去庭尧,于是郡守便扔给贼曹一个难题:可以由他们审问,却不得留下明显伤痕…… 唐觉有些发愁,廖峰却乐坏了,不留疤痕的刑讯方法,他正好知道不少呢! 在被从狱曹转移到贼曹狱中后,许沆才发现,先前那个秦国法吏刘汾不紧不慢的诘问,是何等的礼遇…… 他先是经历了一次寻常的审讯,许沆依旧选择默不作答,之后他就被粗暴地绑在一张长案上,那个看着他一脸坏笑的宏渊吏廖峰出现在面前,并指挥一群面露狞笑的狱卒走向了许沆。 “竖子!本县公绝不会说出半个字!” 许沆早已料到了这一天,但这个硬朗贵族却毫不畏惧,不论是鞭笞还是刀子,他都能甘之若饴! 秦人血脉,沈国贵胄,以剑自刎都不怕,怕什么刑罚? 然而,接下来却不是想象中的鞭子、木棍,那些狱卒只是用一层层的厚麻巾盖住他的口鼻。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