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封禅称帝 第七十二章:王端就是内间?-《乱世争鸣》


    第(3/3)页

    冯敬道:“先君昭王时,增设了‘通诸侯罪’,这两家若坐实此罪,依法当诛!”

    “通诸侯罪……”

    常俨颔首,随即想起来:“没记错的话,秦昭王时的河东郡守王稽,便是坐此法被诛,于咸阳弃市的!”

    这件事廖峰亦有耳闻,王稽最初是秦国谒者,也就是外交官,他协助落魄如丧家犬的魏人范雎入秦,将他藏在自己的马车上运到咸阳,又向秦昭王推荐范雎。

    范雎献远交近攻之策,得到秦昭王重用,做了秦相后,也没有亏待王稽这位救命恩人,在他的大力举荐下,王稽和另一个恩人郑安平都得到了升职。王稽更是做了河东郡守,享有三年之内可以不向朝廷汇报郡内政治、经济情况的特权。

    长平之战后,秦军进攻邯郸,范雎以为赵国刚死了四十万青壮,邯郸绝无抵抗的能力,就力主郑安平为将。

    谁料武安君屠杀的后遗症开始显现,赵人同仇敌忾、众志成城,魏公子无忌也派兵来援,郑安平不仅没有获胜,反而在邯郸与部下二万余人被赵魏联军合围,这个贪生怕死的家伙率众投降赵国,被封为武阳君。

    这下,范雎就尴尬了,因为按秦法规定,被举荐者若是犯法叛国,其举主也要同罪!

    秦昭王与范雎算得上君臣相得,不忍心杀他,借口说郑安平被举荐后已有一次职位变更,故范雎不必受惩,还下令国中:“有敢言郑安平事者,以其罪罪之!”好歹用君王的特权压下了这件事。

    谁料,此事之后过了二年,王稽为河东郡守,被属下举报说他与诸侯私通,查实后,坐法诛。

    王稽可是实打实被范雎推荐到河东郡守任上的,期间并未升迁。这一次,在如山的律令面前,秦昭王也保不住范雎了,于是范雎便以此事连坐而死……

    由此可见,秦国对待人臣与外国私通,惩处是较严的。

    宏渊国其实也差不多

    只是平隶郡处于边境之地,境内诸吏与沈国有历史渊源,所以才藕断丝连。

    若是宏渊国与沈国和平,也没人吃饱了撑着严查,可如今两者已成敌国,又发生了郡守郡尉遇刺之事,外国之人互相接待交往,便很容易扣上一顶“内间”的帽子了。

    作为浔南郡人,廖峰亦详细禀报道:“王端乃浔南郡人,掌御史印,其家乃浔南郡,郡城一豪,有族人近千,僮仆宾客上百。

    此人若真是楚国的内间,则非同小可,若其生乱,以浔南郡投敌,则一郡之地尽数糜烂,并会威胁到其旁数郡安危!务必速速将王端缉捕,带到郡上与许沆对峙,彻查此事!”

    “此言有理,边境要地不容有失。”

    廖峰忧心忡忡地说道:“下吏现在就是担心,王端或许已经跟着前些日子逃走的安国密探一同跑掉了……”

    一郡关防的压力压在肩头,常俨不敢有任何大意,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炽焚,所以在常俨心中,对这些人,宁可杀错,不可放过!万万不能影响到备战大计。

    如此想着,他便下达了指令。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