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封禅称帝 第七十九章:接手关都尉-《乱世争鸣》


    第(1/3)页

    庭尧城

    几个士子多年不见,在路边重聚,难得遇到,众人热火聊天的聊了起来。

    这其中,便有本来要去商队的李絮,商队还没有出发,他还有几日的时间在这庭尧城中闲逛。

    但后面的却有辆马车的御者,不耐烦地抽响了鞭子,原来是李絮他们挡住道路了。

    那几个士子脸上无光,正要发作,李絮却阻止了他们,让车夫和众人一起挪到了道左,让开路来给后面的车马行人入城。

    有个士子刚开始还颇为不满地说道:“咱们大小也是官吏,又都是世家出身,怕他作甚?”

    但当他看清后面那车队的架势后,却不由倒吸了一口凉气。

    李絮早在聊天时就注意到了,排在他身后的是一个车队,前后各有戎车一辆,皆单辕双马,中间则是一辆驷马安车。

    李絮只有戎车,戎车为敞篷,虽可代步,却无法阻隔风雨。

    而安车有封闭的车厢,可挡风遮雨,车身也大,其内铺陈设施,可卧、可居、可乘,较为舒适。(简而言之,就跟秦始皇陵出土的一号二号车形制一样。)

    安车显然要比戎车贵重,连同马匹,一辆的价钱超过了十万钱,非大富大贵人家无法拥有。

    更别说这安车涂着黑漆,由四匹花斑马牵引,这意味着,必须是三公九卿或其家族子弟才能乘坐。

    除了戎车安车外,后面还有载物的辎车两辆,车队的周围散布了十多个或骑马执矛、或步行带剑的武士随从。另有四五个婢女打扮的人,亦亦步亦趋地跟在车后,均姿态高傲,对道旁的人不屑一顾。

    李絮他们主动让于道左后,那个车队人马嘶鸣地经过,期间安车的帷幕还掀开,里面有个面如冠玉的小青年朝着黑夫微微拱手。

    李絮亦遥遥拱手还礼,等这车队沿着涂道远去后,一旁年长者训斥了那个冲动的士子一番:

    “你怕不是瞎了眼,看这车队的架势,不仅御者衣饰华贵,后边随从的骑士仆从长剑在身,几个女婢也竟衣纨履丝,那位坐在安车里的小君子,定非寻常人家……”

    年长者说的没错,这些人没有直行疾驰而过,还开窗对他们施礼道谢,已经算极有教养的了李絮不是庭尧人,在这人生地不熟的,为了一点小事,在路上与贵人冲突作甚?

    和纨绔在大街上撞碰,一言不合起冲突的剧情,不太可能在宏渊国出现。因为宏渊律的原因。

    当年商鞅可是直接拿当街驰马的秦国太子来治罪给大家看的,至今百余年过去了,除了传递紧急军情的传人,没有哪家贵人子弟再敢这么肆意妄为,当街驰马,更别说与人口角冲突,那可算私斗的……

    富贵者比贫贱者,更加熟悉律令,更加小心翼翼。

    一位士子忽然问道:“哎,对了,李絮,听说你要去西边,咱们这群人里,可就你去西边那荒凉之地,那边有什么可看的,百家之人都不见几个,也就几个赤脚墨者喜欢聚集在那边。”

    “就是,李絮,以你的才华,不随我们去东海郡或是江南道那些个临海郡去看一看,实在是太可惜了,况且那边有许多齐朝的商船,说不定还能有幸去一趟齐地游玩一番呢,你不是一直想去稷下学宫吗。”

    “就是,就是,随我们去东边吧”

    稷下学宫吗……李絮眼中闪过一道光芒,但随后又快速暗淡下去,他想起那日封禅,自己被赶出到外宫,和一个名叫杜文的文士一同坐在门槛上畅聊,那个杜文似乎颇为豪爽,他告诉自己,要遵从本心,事在人为,况且,自己现在的学识还不足以去齐地闯荡一番。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