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南燕是慕容德建立的。他是慕容皝的小儿子,后燕被切成两半以后,慕容德便在南边建立了南燕。可惜刘裕北伐的时候,捎带把手就把南燕给灭了。 北燕是慕容云所建。慕容云是慕容垂的养孙,他称帝以后没多久,就被权臣冯跋顶替了。冯跋去世以后,他弟弟冯弘杀了冯跋的100多个儿子,随后自立为帝,结果被北魏太武帝拓跋焘所灭。 西燕就不值一提了,是慕容儁的另一个儿子慕容泓所建。可与此同时他叔叔慕容垂也建立了后燕,因此慕容垂顺手将西燕所灭。 5个燕国相继消失以后,鲜卑慕容这一族,其实并没有彻底消失。而是融入了北魏政权当中,有一部分汉化了,还有一部分则成了战斗力强悍的北魏鲜卑士兵。 这就太出名了,拓跋珪之前,拓跋氏建立过代国,可惜结果被灭了。拓跋珪依靠后燕慕容垂的力量起家以后,逐渐恢复了先祖的基业,并且改国号为魏,也就是北魏。 此后拓跋珪和慕容垂反目成仇,北魏最终灭了后燕。在北魏太武帝拓跋焘的带领下,北魏王朝完成了北方的大一统,灭掉了其余北方胡人建立的王朝。 南北朝时期就这么形成了,到了北魏孝文帝元宏时期,拓跋氏改姓为元氏,开始进行彻底的汉化改革。使得鲜卑部落和汉族进一步融合在了一起。 此后高欢和宇文泰将北魏一分为二,继而他们的后代相继建立了北齐和北周,北魏自此灭亡。可拓跋氏(元氏)的后人依旧存在,只不过皇族直系基本都被消灭干净了。 除了慕容部落和拓跋部落以外,鲜卑族还有段氏部落、长孙氏部落、宇文氏部落、独孤氏部落等等,在北朝生活得都很不错,甚至到了隋唐依旧风生水起。 羯族人石勒建立的后赵,或许是被大家最容易忽略的一个国家。实际上后赵的实力相当强悍,一度取代了前赵,成为了北方霸主。 石勒这个人就更加励志了,他做过一段时间奴隶,却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勇敢逐渐成为了前赵的大将军,手握重兵,拥有自己的根据地。 建立后赵以后,石勒跟前赵彻底决裂,继而灭了前赵。等到他去世以后,他的侄子石虎可不安生,宰了石勒的所有孩子,自己成了后赵的皇帝。 石虎去世以后,他的那帮儿子们争权夺利。这就让另外一位枭雄冉闵崛起了。冉闵是石虎的养孙,准确来说应该称呼他为石闵。 当时石虎的儿子石遵曾经承诺,如果冉闵帮他夺位,将来就册封他为太子。冉闵非常高兴,帮着石遵打了不少胜仗。可结果石遵却翻脸不认人了。 冉闵认清现实以后,果断反叛,甚至发出杀胡令,诛杀羯胡,以及那些反对者。最终导致羯族人几乎灭绝。 为啥这么说呢?因为石勒建立后赵后,为了炫耀自己的功绩,把老家的羯族百姓,全都迁徙到了襄国。这就造成了冉闵可以把羯族一锅端的局面。 为数不多的羯族人,融入了北魏集团,给鲜卑人打工去了。公元547年,羯族人跟着侯景南下投奔南梁,发动了侯景之乱,为南梁的灭亡敲响了丧钟。 侯景之乱过后,86岁的老头子梁武帝萧衍,被活活饿死在了建康台城。得知这一消息以后,老萧家的子孙们,没想着为梁武帝报仇,而是想着争权夺利,各自为政。 其实早在侯景围困梁武帝和太子萧纲的时候,萧家这些藩王们,压根就没打算勤王。一个个在自己的地盘上积蓄力量,坐等梁武帝和萧纲被杀,他们好趁机登上大宝。 萧衍做梦都没想到,自己像菩萨一样对待子孙,结果这帮瘪犊子居然如此“孝顺”自己,真是一口老血喷出三丈高啊! 其中镇守江陵的萧绎,作为梁武帝的第七子,被梁武帝委以重任,手握荆州强兵。可是在勤王的过程中,这位老兄可算是昧良心了,压根就不高兴前往建康勤王。因为他有其他想法。 萧绎很清楚,梁武帝和太子萧纲在一起,属于捆绑销售的模式。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这个时候萧绎拼了老命去救梁武帝,也无法撼动萧纲的位子,要是那样,不就白忙活了嘛! 因此萧绎选择了等待时机,期间梁武帝派人加封萧绎为侍中、假黄钺、大都督中外诸军事、司徒承制等,都没能动摇萧绎隔岸观火的态度。 从枭雄的角度来说,萧绎这么做一点儿毛病都没有。在乱世之中,如果没有好处的话,萧绎为啥要用自己的全部家当去搏一把呢? 公元549年,萧绎终于等来了86岁的梁武帝,饿死在台城的消息。这一年萧绎42岁,可谓是身强体壮,正是治理天下的好年纪。 为此萧绎便打算大摇大摆地称帝自立,毕竟建康城里的萧纲,已经成了侯景的傀儡,是无法服众的。作为萧衍比较有实力的儿子,萧绎称帝,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可问题是,难道梁武帝就只有你一个有实力的子孙吗?当然不是!等待梁武帝驾崩的,远不止萧绎一个人,还有: 第一,梁武帝的孙子河东王萧誉(前太子萧统的儿子)及其弟萧詧,萧誉坐镇湘州,萧詧坐镇襄阳。 第二,梁武帝的第六子邵陵王萧纶,坐镇扬州。 第三,梁武帝第八子武陵王萧纪,坐镇益州。 这帮人可都是手握实权的封疆大吏,也全都是梁武帝的直系后裔,完全有资格称帝。为此,要想称帝,就必须要先把这帮人给摆平了。 大家都是梁武帝的后代,而且全都手握兵权,凭什么就你萧绎能称帝,我们其他人只能干瞪眼呢?就因为你假黄钺,我们就要都听你的吗?于是大家纷纷起兵,打算灭了萧绎,自己出来单干。 首先,灭了河东王萧誉。 萧誉觉得,他虽然是萧绎的侄儿,可大家都是王爷,凭什么萧绎可以指挥自己呢?因此萧绎派来了三拨人,都被萧誉给打发走了。 这下萧绎可怒了,索性派遣自己的世子萧方等讨伐萧誉。结果萧方等还被萧誉给灭了,你说气人不? 萧绎并没有恼羞成怒,而是一边安抚萧誉,打算和谈,一边则派遣信州刺史、镇兵将军鲍泉收拾萧誉。和谈是没希望的,毕竟人家萧誉刚打了胜仗。不过在鲍泉的打压下,萧誉立马就怂了,因为压根就打不过啊。 萧誉的人马被鲍泉灭了1万多人,只好仓皇逃入长沙城中。这个时候萧绎又派来了王僧辩,这家伙可是南北朝著名的猛男,一眨眼功夫就将萧誉给灭了。萧誉兵败被杀后,他的弟弟萧詧只好仓皇撤军,投靠了西魏宇文泰。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