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陆城向吴启明点点头,转而看向潘吉海。 “潘处长,我过来也是正好想问问配套设施的建造,进度到哪一步了?能不能在入秋前完成?” 经过这段时间多方力量的工作配合,已经突破了多项难题。 一些能在其他厂找到替代品的配件,就从其他厂拿货。 比如抗低温的液压油,轴承等,在不需要规模性生产时,没必要为了一个小配件,去专门建立一套设备生产线。 而像这样找能生产配件的厂子,常常要全国各地跑,目的也是为了找到质量好,且合适的配件。 但像除雪机上的大型叶轮装置,是很重要的配件,别的厂子也没有生产的,就需要自己建立配套设施去生产了。 这是个技术活,绝不是这边建造好,那边就能生产了,从开始建造配套设施,一直到成品出来,每一个环节都有可能出现问题。 而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导致最后成品无法生产出来。 对于陆城的询问,像开始进门之前,大家又是一副垂头丧气的样子。 见到这副情景,陆城很轻松的笑着说道:“潘处长,想必进展情况不乐观,但有什么问题,就讲出来,大家一起探讨嘛,沉默是无法解决问题的。” 潘吉海脸上一阵尴尬,张了张嘴,愣是没好意思说。 最后还是吴启明发出爽朗的笑声:“哈哈,陆组长,潘处长并不是不想说,而是觉得对不住我们这段时间做出的努力。” 被引出来话头,潘吉海这才惭愧的说道:“是啊,吴所长和陆组长,包括研究所的人,这段时间都在挑灯夜战,吃不好睡不好。 听说还有冶金局研究所,一机部,甚至还有大学的那些孩子,你们付出那么多努力,突破一道道难关,最终落实到图纸上,结果呢,我们却没有能力制造出来…” 潘吉海似控制不住情绪一样,闭上嘴巴,缓了一会。 “说实话,我都没脸见你们,更没脸去铁科院见高院长。” 难怪要在采购站碰面,可能也是吴启明顾及他的情绪,才主动选择了这里。 其实陆城能够理解潘吉海的心情。 这年代的工人,那是真的以厂为家,而厂子也是真的把工人当成家人。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