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9.第689章 大理大义-《大明亲王》


    第(2/3)页

    曾毅说的这个话,是实情,让刘瑾离开,这才几个月而已,甚至可以说还不到半年呢,若是时间长些,自然好说。

    甚至,若是刘瑾不是被贬的,或者不是天大的差错被贬的,都好说。

    可,问题是刘瑾是这些个的总和,是因为弄的天怒人怨,民怨沸腾百官怒火冲天,其更是胆大妄为,借着皇帝的名义敛财,这才被贬去南京的。

    而且,这才贬去不到半年,这个时候把刘瑾召回京城,皇帝自然可以这么做,但是,民间和朝堂之上的反对声音不得不提。

    这些,都是必须要考虑的。

    若是刘瑾是大功臣,只是被误解了等等,那,皇帝顶着这巨大的压力也情有可原,可问题刘瑾是整个大明朝百姓恨不得千刀万剐的主。

    为了这样的人,坏了皇家的威严,实属不该。

    “人都疯了,他们还盯着,也未免太不近人情了吧?”

    正德有些不满,可,却也知道曾毅说的该是事实,曾毅在他跟前,就算是找理由等等,也不会胡乱编造的。

    “人都疯了?”

    曾毅却是笑了起来,冲着正德拱了拱手,叹了口气:“陛下认为,刘瑾疯了,所以可怜,百官就要原谅他?百姓就要宽恕他?”

    “刘瑾当初为祸的时候,百官被他肆意欺压****,这姑且不提,他指使纵容东厂番子肆虐,民间多少个家庭因此而支离破碎,因此死了多少人?”

    “如今,说句难听的,若是这事情在百官身上,怕是早就该诛族了,可是,在刘瑾的身上,不过贬了他罢了。”

    “他是疯了,可是,这疯,却是他自找的,他承受不住这高高在上肆意妄为一朝平庸,所以疯了。”

    “可他这是咎由自取,难不成,为了他刘瑾一人,要让天下百姓都打碎了牙往肚里咽么?”

    “刘瑾是伺候陛下您这么长时间了,也是尽心,可是,他却也借助陛下您的名头胡作非为,这也算是真正的忠心吗?”

    “刘瑾伺候过您,所以,您不想他在南京呆着,怕他受了委屈,可他在疯,也仍旧是南京的大内总管。”

    “可那些之前因刘瑾指使纵容而死的百姓呢?他们能复生吗?”

    “这大明朝的百姓,都是您的子民,您是大明朝的皇帝,是大明朝千千万万子民的君父,这大明朝千千万万的臣民都需要您的庇护。”

    “切不可因为一个作恶多端的刘瑾而寒了天下臣民的心啊。”

    曾毅这番话,让正德愣神,这话,并非是没人给正德说过,内阁和百官之前参奏刘瑾的时候,这话都说过,只是,那个时候的正德,懒得听,也懒得看。

    而现在,刘瑾的所作所为早就让正德看了个明白,而且,这话更是出自曾毅之口,其对正德所造成的影响,可就不小了。

    “你所说的这些。”

    沉寂了许久,正德终于缓缓开口,只是,脸色却是有些僵硬的:“你所说的这些,朕也明白。”

    “朕是万民的君父,已经让百姓受了大罪,不该在继续错下去了,刘瑾罪有应得,在南京,已经是对他的宽恕了。”

    正德说完这话,斜靠在了龙椅上:“这些,其实朕也知道,只是,朕总是觉得身上这担子太重了。”

    “整个大明朝的江山社稷,朕还挑不起来啊。”

    曾毅却是笑了起来:“陛下您这话可就错了,如今,这大明朝的江山社稷,您可不已经给挑起来了吗?”

    “凡事,都要有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陛下您自认为没挑不起这个担子,可,其实,您已经挑起来了,您这是圣天子垂拱而治,与士大夫共享天下。”

    “过个些许年,或许,这些年,也会被人称为中兴之年。”

    曾毅说这话的时候,可是十分有自信的,只要这一系列的革新变法全都推行下去,大明朝的崛起绝对是指日可待的。

    而且,正如曾毅所说,垂拱而治也是一种圣明。

    当然,并非是所有不理朝政都叫垂拱而治,正德是不理朝政,可是,朝中有内阁的几位大学士等等这些清流。

    甚至,曾毅也自认是个清官。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