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济州-《三国大教皇》


    第(3/3)页

    帝国徐州商会登时乱成了一团。

    圣元二十三年开始,由海行楼船改装的海船成了最受帝国商人热捧的产物。

    考虑到海船价格不菲,栾奕特令各大船坞采用分期付款的方式对外出售海船。这样一来,大大扩大了海船的购买群体。让部分小资产阶级和地主也有了购买海船的能力。

    他们可以用地契做抵押,在支付相当于船价十分之一的圣券后,便可将海船开回家,利用海船在海上贸易中获得巨大利润后,再于次年支付另十分之一船款,十年之内全部付清。

    当然,期间船坞将从中抽取一定数量的信贷费用。

    优惠的售价引来了如潮般的订购者,青州、徐州、齐州、豫州、扬州……甚至连羌族自治州牢姐羌的头领老苦冬都定了五艘海船,扬言要把羌族的优秀产物运到海外去。

    帝国东莱、逍遥津、杭州三大船坞马力全开,加班加点生产,于次年初春将首批一百二十艘海行楼船交付到各大商会手中。

    一时间,帝国的商人们沸腾了。勤劳的蚂蚁一般将帝国丰富产物运送到海边港口,茶叶、琉璃、家具、丝绸、农具、金银饰物相继登船。港口上人头涌动,骡马齐鸣,百艘海船相继杨帆,驶向济州。

    一座座帝国商贾开办的奢华的商铺和工坊在济州树立起来,为济州的高句丽、新罗、百济穷人带来难以计数的工作机会,济州百姓的荷包瞬间充盈起来,并掉过头来用余下来的收入享受生活。

    在富有的帝国商人带动下,济州的商业繁荣度直线上升,并迅速脱离贫困,向世间乐土方向发展。

    !!

    下载本书最新的txt电子书请点击:

    本书手机阅读:

    发表书评: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点击下方的"收藏"记录本次()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谢谢您的支持!!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