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决战-《风水异闻录》


    第(2/3)页

    “范畴大概相当于,就算把你们叠在一起,也不是他的对手。”

    “加上你呢?”

    “加不上。”

    拓跋斩钉截铁的道:“火神已经是真仙的范畴,我不会尝试与他为敌,至少现在不会。”

    “人界的灵气充足,在这里待的时间越久,我实力增长也就越快。”

    “人界地域广褒,我的发展潜力还很大,如旭日初升,而火神现日如中天,将来便日薄西山。”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莫欺……中年穷,早晚有一天,我能将火神拿下,以魔主的身份重新统治大陆!”

    有个魔主的父亲,听上去还是挺有面子。

    可是……拓跋总有种中二的味道,并没有千年魔主应该有的老谋深算。

    大概是拓跋在阵法中被困太久的缘故,并没有接触过活人。

    靠着偷学当年战死的魔族与人族大能尸体的招式,能智商健全的出现在我面前,实属不易。

    想到自己拼死拼活的和拓跋抢灵珠,防止世界被其毁灭,现在再看他这幅中二模样,我心中一阵悲凉。

    早知道……我吃饱了撑的和他抢。

    我无奈道:“既然你知道火神不好惹,为什么还会出现在这里?”

    拓跋得意洋洋的解释道:“火神的门下,有四大战将,封存于宗祠青铜柱之内。青铜柱中蕴藏着巨大生机与养料。”

    “我把自己的身体分成四份,钻进了青铜柱里头,窃取火神四大战将的生机,把他们全部给弄死!”

    这……

    说我们往火坑里跳,依我看慕容兰文才是真正捅马蜂窝的那个人。

    见我们的脸色都不好看,拓跋赶忙宽慰道:“其实你们也不用担心,在火神复苏的时候,空间会有一瞬间的震动,阵法会崩塌,到时候我带着你们跑。”

    “虽说我打不过火神,但带着人逃跑不成问题。”

    八尾妖狐老老实实的回道:“谢谢前辈。”

    慕容兰文却凛然盯着拓跋,始终娇躯紧绷,似随时都要出手。

    别的不说,单凭一层血缘关系,就算拓跋的实力比我们要强,也绝对不会为难我们。

    于是,我轻拍了拍慕容兰文的肩膀,“别怕,他不会把我们怎么样……”

    手掌刚触碰到慕容兰文肩膀的刹那,乍然间一道灰蒙蒙的光芒从我触碰的位置射出,化作竖线以我眉心与脖颈呈平行,直直的射入!

    “天地玄宗!”

    我瞬间凝聚出金光神咒,可灰色光芒直接穿透了我的护体金光,再度冲向门面!

    慕容兰文也慌了,伸手要要去抓那道光,明显看得出不是她故意要袭击我。

    可以她的速度,怎么可能来得及。

    我心惊肉跳,却毫无能力躲避。如果被这道光将脑袋给切开,我想要恢复至少得一个多月的时间!

    就在此千钧一发之际,拓跋身形一闪将我直接撞开,指尖轻点灰色光芒,只听得噗嗤一声,光芒明灭后化作一簇火苗,在拓跋的指尖熄灭。

    拓跋呵呵一笑,“小姑娘,你的护体罡气与当年联手封印神山的那位大能一模一样。”

    “可惜,她已经死了,而你也不是她。”

    慕容兰文精神稍有恍惚,反应过来时惶惑起身,赶忙将躺在地上的我搀扶起,“对不起,我……我不是有意的,刚才不知怎么的,就发射出了这道光。”

    “没事。”

    我心有余悸的避开了慕容兰文的手,心有余悸的询问说道:“你什么时候练就出的这门功夫?”

    “这是我们一脉特殊的修炼功法,不知怎么的就迸发出来,原本我都没有修炼成功的……”

    一直被慕容兰文警惕着的拓跋,反而出言宽慰道:“你是当年慕容先祖的化身,她曾因联手封杀我的父亲,而道果受损一分为二。”

    “你虽不是她,却也继承了她的血脉,就如同我继承了父亲的血脉一样。”

    “在接触到我的时候,你会自然而然的产生应激反应。不过也算是因祸得福,让你在本身实力不足的情况下,修炼成了这一门功夫。”

    灰色的护体罡气杀伤力极强,对于本身肉身实力孱弱的慕容兰文来说,无疑是一保命的神技!

    被拓跋在情急之下帮了一把以后,慕容兰文对拓跋的态度明显没那么排斥。

    拓跋沉声说道:“三日后正午,火神即会复苏,届时我会带着你们逃走,至于平城的事,你们就不要想了。”

    能够逃走,倒算是多了一个稳心柱。

    我有些担忧的道:“肃清者联盟和财阀集团会阻止大批火力,在三天之后会进行地毯式的攻击,你能不能扛得住?”

    “可以。”

    听得这话,我不仅没有任何放松的感觉,反而是心头一紧。

    火神的实力要比拓跋更强,这也就代表着,这场地毯式轰炸,并不能奈何得了实力更强的火神,仅仅要灭绝掉火神的信徒而已!

    可这些信徒,大都是无辜之人……

    见我神色凝重,拓跋似乎猜出了我心中所想,宽慰声道:“世界上无辜之人有许多,大乱将起,弱小就是原罪。”

    “就算你拼尽了全力,也救不了许多人。强者看的不是一隅,是大势。”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