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隔行不隔理-《我的躯体留在未来》


    第(3/3)页

    老者一袭道袍,手持拂尘,面容和蔼慈祥,白色的长胡须和鬓角的白发连成了一片,看上去颇有世外高人的风范,眼光犀利且充满善良,但眉宇之间存在着一股不可侵犯的威严。

    下一秒,老人开口,声如洪钟,掷地有声道:

    “有缘人,我们又见面了。”

    此老者不是别人,正是传授于李洛豪药道传承的青松子,道称“青松道人”。

    李洛豪见到青松子出现,立即起身行礼,恭敬道:

    “晚辈李洛豪,见过青松子前辈。”

    话锋一转,李洛豪问道:

    “前辈,您不是已经......”

    青松子点了点头,道:“是的,这缕神念,也坚持不了多久了,这是贫道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帮你,既然你已经走上了这条道路,那就希望你可以将贫道的传承发扬光大,日后助道教、助华夏走上世界之巅,也不枉我一代药神的名号曾经响彻天地。”

    “有缘人,万事万物其本源相通,皆为遵循天地循环之理法,亦进亦退、亦正亦反,药道也不例外。”

    “俗话说‘隔行如隔山’,但是不要忘了下一句,‘隔行不隔理’。”

    李洛豪面对这样的解读传道,一时之间无法理解,疑惑道:

    “隔行不隔理?前辈,此话怎讲?”

    青松子轻捋了一下长白胡须,挥动了一下浮尘,语重心长道:

    “‘隔行如隔山’,若是细品,就会发现的确如此。”

    “每一个领域,都有其自身的特殊性,有不同于其他领域的技术、技巧和方法,相互之间存在差异,要求人们做一个领域,就要研究一个领域,由此才能做到精通,才能成为行家。”

    “只不过,世间万物,究其本源,皆为遵循天理循环之大道生灵,万事万物的基本原则和循环理法,都是一致的。世间万物大道相通,一理通,则百理通。只有找到相通之理,才能做到‘此一事悟出彼一事’的道理,此乃真正的‘隔行不隔理’。”

    听了青松子的高见,李洛豪若有所思,似乎对于青松子口中的“相通之理”有了些许眉目。

    既然相通之理遵循天理,而其基础又为世间大道,那么是否说明,理解大道才是掌握相通之理的关键?

    早在天神书院突破道王境界之时,李洛豪就曾经自我客观理解了关于“大道”的概念,现如今以青松子的“相通之理”来看,世间大道皆遵循天理循环,而所谓天理,则是修士的本心。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