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一章 牛皮吹破-《金匮盟》


    第(2/3)页

    “我会写信给陛下的!”卢赞也察觉出李筠脸色不善了,赶紧用这句话给自己找台阶儿。

    “在你的信到了之前,我已经击破宋军了!”李筠看见卢赞退缩,也赶紧用一句团结的话来收尾。

    卢赞转身出门,李筠对儿子说:

    “你守住上党,我和闾丘带兵去高平。”

    “为什么要去高平?”李守节说。

    “这是世宗皇帝大破契丹人的地方,如果我们在这里能够击破宋军,我就会像世宗皇帝一样,成为大周天命所归的人!”李筠说。

    “太尉想要用第二次高平之战的方式来提振士气,我可以理解,”闾丘仲卿说,“但是属下也要说另外一个角度,高平之战,是赵匡胤立下大功的那场战斗,对他的兵来说,那是他们的胜仗。”

    “那不是正好灭了他们的锐气么!”李筠说。

    好说歹说,这个人就是执迷不悟。

    “父亲,我看还是应该笼城,上党可以坚守,我们把上党守住半年,契丹的兵就可以集结了,那时候转入反击,宋军就一定要撤退了。”李守节不死心,还在做最后的努力。

    “半年!对付这帮反贼要什么半年?只要我在高平打赢,禁军的那帮墙头草就会倒向我了……”李筠说。

    最后的结论是,闾丘仲卿辅佐李守节守城,李筠带着兵马攻击泽州,抢占高平旧武库和工事。

    和徐咏之的预测完全一样。

    徐咏之和他的兵,是傍晚来到高平附近的武库和阵地的。

    “不要休息,骑士要和扈从一起构筑阵地,把旧工事修整一下。”

    鹿砦、壕沟、竹钉……

    一直忙到天蒙蒙亮,工事基本整理完毕,这个小山丘已经成了一个堡垒了,而且在山丘上还有一口井,有水有粮食,守三天不成问题。

    徐咏之临时做了一面镶着红边的白旗,上面写着大大的“徐”字。

    天亮之后,李筠的骑射手也出现在了地平线上,他们攻下了泽州,杀死了忠于宋朝的刺史,现在准备来高平修筑堡垒。

    “太尉,高平寨被敌军占领了。”牙将刘继冲禀报李筠说。

    “谁的旗号?”李筠有点诧异,宋军居然这么快。

    “好像是一个徐字。”

    “徐?”

    “哈哈哈哈!”

    “太尉为什么发笑?”

    “如果是慕容延钊或者王全斌,那会是一场苦战。”

    “如果是徐矜这个小儿,今天老夫就给他上一课!”

    “我们是不是等等步兵?”刘继冲看看这些骑兵。

    “让骑兵下马攻击城寨,兵贵神速!”李筠下令。

    一声令下,三千名骑兵和骑射手纷纷下马,准备徒步攻击营寨。

    现存最早的中国象棋,就是北宋年间的。

    中国象棋有个原则,那就是,車马炮都有自己的用法,谁也不能替代谁。

    骑兵下马去攻打堡垒,这就是用他们的短处了。

    但是李筠的骑兵却个个面色轻松。

    他们相信李筠,这是一个能够创造奇迹的将军,以前和北汉、契丹的冲突当中,李筠经常会选择那种大力出奇迹的战法,但是奇特的是,几乎每次都会有奇效。

    其实很简单,就是因为北汉兵不禁打。

    残唐五代的征召兵,战斗力非常堪忧,只要遇到训练得当的士兵,就会很快崩溃。

    如果你是一个农民,只接受了半个月的训练,发一支木枪就让你上战场,你看到骑射手之后的第一个反应一定是逃跑。

    所以李筠的这支骑兵,其实是一支骄兵——长期在低烈度的战场上称王称霸,他们已经没法打逆风仗了。

    他们闹嚷嚷地拿着弓箭、小圆盾和马刀排成阵型,准备攻击。

    “弟兄们,敌人非常骄傲,他们以为我们是一群乌合之众,这是我们的好机会,大家都瞄准了,等我的命令,放近了打!”

    号角吹响了,一千名下马骑兵冲向堡垒,五百名下马骑射手在后方掩护。

    箭从天空落下,伤了几个宋军几个人。

    “将军?还击吗?”

    “举好盾牌!”徐咏之大声喊道。

    “这是软弓,抛射过来的力道不大,盾牌能防住的!”

    发现没有还击之后,李筠哈哈大笑。

    “可能是徐矜招募的新兵吧,连弓箭都没有吗?”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