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章:两路-《糟糠》
第(3/3)页
这些事情光是陈霜降一个人想也没用,本来还想着写个信跟何金宝说一声的,陈霜降却又是觉得为难,这信究竟要怎么个写法呢,难道说老爷你大老婆怀疑你小老婆在搞阴谋,偷偷地见了不知道谁,不是政治阴谋起码也是感情阴谋……
这究竟怎么写的,还没有等陈霜降想出个所以然来,何家又发生了一件大事,正月开始何太爷的精神就有些不好,一直恹恹的,等入了春,终于还是熬不住病倒了。
请了很多大夫看过之后都只能摇头,何太爷这是油尽灯枯了,毕竟年纪大了,而且战乱的那几个月,艰苦的生活耗损了元气,撑到现在已经是相当不容易了。
总觉得这打击来得太突然,陈霜降都觉得有些不大敢相信,愣了好久,被方嬷嬷催了一下,就才想起还有很多事情等着她做。
何老爷何夫人离得最近,一得了消息就过了来,一大家子人挤在这小小地院子里,对着何太爷开始抹起眼泪来。
大夫还没有走,何夫人抓着他问了两声病情,忽然就跟发现了重大隐情一般,转过头面色很不善地对着吼:“你究竟是怎么照顾太爷的,怎么能把让太爷吃上这么许多的苦头!”
这好久没见上面,好容易才进了这侯爷府,估计何夫人的怒气也是积攒了许久,这才刚见面就想着找陈霜降的不愉快了。
担心着何太爷,陈霜降哪里还有心思跟何夫人贫嘴的,只冷冷地望着一声都不吭,反而是更让何夫人觉得火起,顿时就把所有的错都归到了陈霜降头上,不停地骂是陈霜降害死何太爷。
坐在一旁的何金元看不过去,就问:“太太,太爷既然这样……了,该接他回家,毕竟这边只是孙子。”
养儿防老,养儿送终的,按理来说有何老爷这么一个正经儿子的话,何太爷的奉养本来不该轮到何金宝头上,只不过陈霜降跟何金宝都不是小气的人,何老爷一家也不提接人回去的事,何太爷也就一直住在了这边。
乡下人讲究落叶归根,死在外面是很不吉利的事情,既然对于何太爷的病已经是束手无措了,何老爷总该要把何太爷接回家去住的,所以何金元才有这么一句话。
何夫人一下就被哽住了,接何太爷回去住几天倒是方便,只是这身后事算起来可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她还算计着何太爷既然住在这里,死在这里,那这费用自然就该是何金宝顺便出了,却没想到何金元突然说出这么的话来,偏偏何夫人又不好说不。
何老爷还算是孝顺,在一边哭了一会,听到何金元这么说,想着也对,就点头,赶紧叫人准备车。这些风俗的事情,陈霜降也没有任何理由反对,只怕何太爷不舒服,拿了好几床棉被把车厢垫得暖烘烘的,这才让拉了车走。
何珗还小,不好带过去,就把他交给了春红带着,只是何如玉都已经七岁了,平常跟何太爷又亲近,这种场合是免不了的,陈霜降又怕何夫人对着她说出不中听的事情,只能是匆匆地收拾了东西,跟着何如玉一起追着赶过去了。
虽然早早地给何金宝去了信,只不过他领的可是皇差,总不能随便走开,只能上书请了皇帝奏准,这才快马加鞭地赶了回来,这都已经是第三天晚上。
何太爷都已经是神志不清了,无论怎么喊,都不见清醒,何金宝倒是刚好能赶得上见了最后一面,只觉得恍然梦中一样,床上那一个人怎么都不大像是从小就教导他的太爷。
陈霜降都已经熬着守了好几夜了,到凌晨的时候怎么都撑不住,靠着墙小小地打盹了一下,恍惚中似乎是听到一些细碎的声音,赶紧惊了起来,一看,何金宝正呆呆地坐着一动不动。床上放了太多的被子,何太爷枯黄的脸深深地陷了进去,越发显得皮包骨头,仿佛轻得要飘了起来一样,已经是浑身冰冷,断气很久了。
过了年,何太爷就是七十六岁,无论是在乡下还是京城都可以算是高寿,又是自然老死无病无痛的,前来吊丧的人多少也有些准备,并不是太意外,也没有见到多少的忧色,还有道士的念咒,戏班的唱丧,混合在一起甚至有种隐约的欢乐气氛。
陈霜降只觉得这像是在梦中一般,恍恍惚惚的,看都像是隔着一层雾气一样,朦朦胧胧看不真切,无论是守夜,入棺,出丧,陈霜降都不明白这究竟是在做。
幸好陈霜降带着何金宝何如玉都是孙子辈了,何夫人怕麻烦又是特地请了丧婆子来主事,也没他们太多的事,基本就是守在灵前烧纸钱,边上还有专门的人指点着,他们说跟着一起做就是。
只是这些天守下来,陈霜降的体力差不多也到了极限,在跟着道士磕头上香,绕着点着的宝塔走圈的时候,陈霜降只觉得一阵头晕目眩的,忍不住就走到一边呕了几口。
...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