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九章 《即刻救援》-《导演巨星》
第(2/3)页
在电影圈,编剧转行做导演并不罕见,其后有所作为的也不少,毕竟,相对其它行业跨界转行导演,编剧显然更靠谱。而且由于编剧更了解自己的作品,往往成功的作品会非常出色,在此次参与评选的微电影中,薛晓璐的微电影是在故事上最感人,也最受评审团好评的。
同样出身京都电影学院的张艋同样带给林雨泉很大的惊喜,他目前唯一的作品是《耳朵大有福》,那部范伟主演,讲述一个普通下岗工人生活的电影在业内获得了不少肯定,还在去年获得了“亚洲新人奖”评委会特别奖。
但很显然,这样的成绩不足以让他声名鹊起。他的情况比较类似当年的宁皓,虽然凭借《香火》获奖,但奖项却无法换来投资。
他之所以参加曙光网年度微电影计划,自然是看中只要能得到网友或者林雨泉等人的青睐。就能得到曙光电影的资金支持,曙光出品,必属精品,曙光电影在影视剧制作上的大手笔投入在电影圈内可是有口皆碑。
说到张艋,鲜有人知的是,赵本山红遍中国的春晚小品《昨天、今天、明天》、《红高粱模特队》、《三鞭子》、《卖拐》都是出自他父亲之手。而赵本山05、06年的春晚小品《功夫》和《说事儿》更是由他本人创作。
此外,在评选后,根据三人的创作特点,最终确定届时由宁皓、肖泱联手担任易振星和张艋电影的监制,并进行创作指导,薛晓璐的电影则由他本人担任监制,并进行指导。
薛晓璐的情况林雨泉非常清楚,对方正在创作一部和自闭症家庭有关的电影,而其他两人,因为过去一段时间一直忙个不停,他并没有过问,也无需他去操心,易振星和张艋的电影先要过了宁皓、肖泱、裘青衣、何礼文四人的把关,才会将剧本策划和剧本提交给他最终决定。
不过既然如今对电影制作数量不满意,又正好处在会议中,他自然有意大概了解两人电影创作的情况。
“张艋准备拍一部以东北衰败的老工业基地为背景,讲述社会现实无奈的文艺片,故事内容的构思很不错,但他对电影商业性的把握还存在不少问题,因为要很好的平衡影片的文艺性和商业性,所以暂时无法确定什么时候完成剧本创作。”裘青衣缓缓道,神色间略显无奈,不过他的脸上很快露出笑意:“至于易振星,他对拍摄电影没兴趣,更想继续拍搞笑微电影,曙光网也需要这样的内容,经过我和潘总的商量,投资他拍摄一部投资50万以内的微电影,很快就会开拍,再视微电影播出后的点击量以及观众评价,决定后续的投资拍摄。”
“很好,不过我们电影制作的数量始终存在不足的问题,宁缺毋滥是很重要,但我们也必须进一步提高作品数量,明年起码要达到6-8部才行。”林雨泉沉声道,幸好薛晓璐的剧本快要创作完成,能赶在今年下半年拍摄,否则对如今的曙光电影来说,一年五部电影的制作数量未免太少,不过即便是六部也只是刚达到他的最低要求。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