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三章 说客到来-《明末行》


    第(2/3)页

    魏同年说的不错,自打当上了山东巡抚后,魏同在济南城里是军政一把抓,虽然比起在青州当知府时是累了些,但他的精神头却是更足了。

    正当俩人漫步在湖边时,一名衙役快步跑了过来,双手高举着一张信封般大的名刺来到魏同年跟前高声道:“启禀老爷,门外有人递上名刺求见!”

    魏同年上前一步从衙役手中接过了名刺一看,这是一张紫黄色一旁鎏金的名刺,名刺的落款上龙飞凤舞的写着“一介儒生”四个大字。

    魏同年一看到这四个字,不由一惊,道:“难道是介孺公来了!”

    柔娘在一旁也看到了这几个字,不禁奇怪的问道:“老爷,这是谁来了,您怎么这么惊讶?”

    魏同年长吸了口气道:“是介孺公,也就是吕维祺吕老大人。”

    看到柔娘还是一副懵懂的样子魏同年不禁失笑起来,给柔娘这位平素里足不出户的妇人解释这些她又怎么能懂呢,魏同年赶紧对这名衙役道:“快将来人请到后院小厅奉茶,告诉来人待老夫更衣后立刻过去。”

    “是!”

    衙役恭敬的行了个礼后赶紧快步向来路走去

    当魏同年换了一身朱红色的官服赶到后院的小厅时,就看到一名年约五十许人,颌下留着一律长须,长得面容清瘦老者正端坐在靠东面的位子上,在他的一旁还做着一名年纪和魏同年差不多,长着一张国字脸的中年人。

    魏同年连忙快步走了上去,来到俩人面前面带惊喜的拱手道:“哎呀,原来是青阳兄来了,这位一定是介孺公吧,同年有失远迎恕罪恕罪啊!”

    “哈哈,隆盛兄咱们好久不见了,今日为兄冒昧来访请勿见怪啊。”

    李仙风笑着走了上来,对魏同年爽朗的笑道:“今天小弟和介孺公可是来向隆盛兄求助来的,隆盛兄可莫要拒绝啊。”

    魏同年脸上露出惊喜的笑容赶紧上前对吕维祺拜了下去道:“介孺公,您的大名下官可是仰慕已久,今日终于得见真实三生有幸。”

    魏同年脸上的神情倒不是装的,吕维祺在崇祯元年复官,曾任南京兵部尚书。后又因“剿寇”不力,归居洛阳,设立“伊洛会”,广招门徒,著书立说。吕维祺著述丰厚,有《明德堂文集》、《孝经本义》、《孝经翼》、《节孝义忠集》等传世,说他是明末的一代文学宗师也不为过,无论是从官职或是声望上来说都当得起魏同年这一拜。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