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止水(一)-《凉州虎兕》
第(2/3)页
被派出去的队伍很快又相继返回,就近融入行军队伍当中,等待着下一次轮换成为斥候。原本有可能造成混乱的举动,在小老虎事先的安排下,却显得杂而不乱。就好像一个蜂巢中群蜂四出,看似去往四面八方,茫无头绪,但是最后都会回归到蜂巢中来;所不同的是,虎字营这个蜂巢,是在群山之中不停地移动的。
这个时候的虎字营,就好像一团流动的水,往来的士兵们就是细细的涓滴之流,水滴融入水流,自然而然融为一体,不见丝毫滞碍。
前行三十余里,远处皇甫嵩大军后队的背影变得越来越清晰,小老虎的心神也变得越来越凝重。就两军距离而言,如果官军有意设伏,眼下就是最好的发动时机。
还不等小老虎定下心思,就听到左后方山谷深处,半空一道激烈的鸣镝声。小老虎闻声不惊反喜:“终于来了。”
自从匈奴冒顿单于造出鸣镝,并以之作为号令使用,鸣镝箭逐渐演变成为骑兵必备之物。鸣镝早起来简单,但是使用时声传二三里,是骑兵传递紧急消息时最便捷的工具。鸣镝一响,虎字营不待小老虎下令便闻风而动,阵型忽地展开,做好了作战的准备。
两侧沟壑中官军伏兵四出,卷地而来。这里的山陵并不甚高,山谷沟壑间虽然地势不平,但是仍勉强可供骑兵奔驰。皇甫嵩统帅的官军骑兵极为精锐,搏杀沙场的经验也十分老道,一俟从两侧杀出,倏地四散,看着漫山遍野都是,好像是从四面八方杀到,叫人很容易产生深陷重围的错觉。
若是寻常队伍,叫官军骤然杀个冷不防,难免就会乱了阵脚,就如同在仇池遇袭的韩遂所部一般。不过此番遇见的是虎字营,那就另当别论了。虎字营本身就是一支仿照官军规制建立起来的军队,不论军心之坚韧、军法之严肃、军令之严整,在凉州军中都是首屈一指,而且身经百战,纵然遭遇变故,也不会轻易动摇;更何况,他们的主将小老虎事先早有安排。
小老虎搏杀疆场以来,屡建奇功,让虎字营的部下们建立起一种近乎于盲目的信任。当虎字旗迎风磨动之际,所有将士耳中都不约而同回想起此前小老虎落地有声的话语:“虎字旗在哪儿,我就在哪儿……跟着虎字旗走,跟着我走!”
随着虎字旗的摇动,一道道军令迅速传达了下来,军令不再区分各营各屯,但是依旧清晰而明确。行军的队伍迅速中分左右,分别迎上了从左右山谷中杀出的官军伏兵。小老虎自己却高擎虎字旗,悍然列阵中道,面对着返身杀回来的皇甫嵩中军人马。
相隔百余步,皇甫嵩的前锋停了下来,皇甫嵩的大纛也停了下来,从中路杀回的官军人马,全都停了下来。而两侧的山谷中,喊杀声震天动地。
就如同小老虎事先预料的,山谷沟壑,虽然容易藏兵,却不容易指挥调动;一旦交战,两军的阵线哪怕一开始的时候再严整,也会被地形切割得四分五裂。这种时候,考验的就是军队的意志和韧性——这两条在小老虎的虎字营中都是不缺的。
两支同样显得有些杂乱的大军厮杀在一处,难分难解,很快就分不清敌我战线。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