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是。这么快到了?马车就是快,你们村要不是天旱,这日子还挺富足的吧?”袁老太问道。“这车上真暖和,你们还烧炭,真奢侈。” “哪呀?都是自家的,我们也不用买炭,我们还卖炭,你家要不要?盛子你说。”花三叔公说道。 于是花繁盛又把卖给村长家怎样,卖给村民怎样,卖到镇上怎样的价格的事一一说来。 “您这和大川叔家一样都是十文一斤,我们这都是上好的炭,叔婆你看得到。”花繁盛用布包着挪开暖炉,给出里头烧得正旺的炭薪给老太太亲眼看。 车里烧着基本没烟,火还旺的好炭,谁看不见?老太太当然知道花繁盛说得不需。于是赶紧定下了。 “行,我家也要十称。我弟妹家也给五称。”都是听了海大川那边怎么样就照着怎么做的。“对,这盐啊,比市价便宜一文,市价你知道多少?我也不诳你,市价八文到十文,我就收你们七文的,嘿,还跟他们家鹅一个价,你说巧不巧了?” “行,闺女算一算。”花繁盛点名道。 于是花田又把多还少补那一说说来:“炭二百二十五斤炭是二两二钱半,就是二千二百五十文。盐七文一斤,四百斤是二两八,也就是,我们再给您五百五十文就行了,如果分开算呢。” “不用分开,盐湖是我们全村的收益,到时把总数给我们,我们会往下发。”袁老太说道。 “那就行,给您五百五十文,太叔婆您收好。”花田从私人小包包里掏出串好的五百文和五十文。花田都给提前串好一百文,五十文,一两拿着的,所以包包还挺重。现在也还没到把银子换成银票花的时候,最稳定的还是等天下太平的时候再换成银票好。 免得通货膨胀打水漂,也怕钱庄倒闭。 “嗬,还真是啥都带着了,小女娃你管着银钱?”袁老太太好奇道。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