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那我中间再去皇兄面前,哭诉一番。」 「月月真聪明。」 褚煦君跟卫凌这才回到了他们自己的马车,对视了一眼。 这才无声笑得前俯后仰。 ********** 街上关于赌约的消息,不胫而走。 褚良从呦鹿楼,着急赶回了秦王府:「阿姊,我听外面说,你跟那长公主打赌了?那我们要不要赶紧把手中的粮草都运过来。」 有虞阁内,褚煦君悠闲翻着手中的账册:「不,要送也是给长公主送。」 一旁的秦王在为她磨墨。 「什么?怎么还给对方送粮。」褚良震惊,「不对,你们,怎么还这么悠哉的样子?」 卫氏姐妹花也冲了进来:「是啊,阿兄,你怎么能答应这种赌约呢?」 卫冷衾追在后面:「小凝,你想想,灵州阳城和冀州延城如今在谁的手中?」 褚良:「便是中州、济州和常州的粮,我们也能很快收购运送。」 褚煦君这才抬头:「所以现在最难的是,我们要算出,给对方送多少粮,我们留多少粮。」 天下粮仓之数,他们不一定能算过治粟内史。 但有高产粮在手,加上对京州形势的把握,只要保证赵紫芙手中的粮比他们少,即可。 他们还可以趁机赚取赵紫芙(背后的朱祁)一笔。 难的是,若是拿出来太多,难免告诉了朱祁,他们手中握有粮草之权。 这便不好了。 于是,这些主动送上来的人手,开始跟着一起计算,各州的产量和囤粮。 卫凌主要分析,谁会送粮给皇帝,送多送少。 赌注一出,当晚,秦王便出现在了自己的夜宴上。 酒足饭后,开始「纳捐」。 于是从这一日起,秦王夜宴上的人便越来越少了。 能送来十石的已经是愿意继续上门结交的了。 至于私底下跟秦王相邀,要用粮食跟卫凌谈交易的人。 不得不说,有几个还是相当出乎意料。 比如,陶家。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