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一个实习学员,仅凭一句话就能让直属连长和作为顶头上司的团长放下一切,认真聆听他的高见。 此情此景看似有些荒谬,却也证明了赵卫红如今在446团的地位,与各级指挥员对赵卫红指挥能力与战术眼光的信任! 赵卫红也不客气,立马走到了悬挂的地图旁,拿起指挥棒对着地图上表示出来防线重重的敲击道。 “根据战前的推演,我们都认为有着辽阔平原,便于装甲部队突击进攻的中段防线,将会成为敌人进攻的重点!” “而从敌人暴露的战术意图来看,他们分明是存了速战速决,中段突破的心思。” 闻言,不管是胡一鸣,还是电话那头的韦滔,都下意识的点了点头,显然非常认可赵卫红的推断。 事实上,如果不是赵卫红在前伸区,敏锐的察觉到116师具备电子干扰手段。 并用最快的速度返回主战线,天马行空的使用老式野战电话,帮助446团率先重建了通信网络。 失去协作性的446团,估计早就被347团的钢铁洪流正面突破了,哪里还会坚持到现在? 真要论起来,347团的防守压力,战前公认最为艰巨。 能打成如今这种优势最大,甚至让进攻方都不敢露头的境地,就连关继武都没有预料到。 而赵卫红的分析,还在继续。 “连长,截止到现在,敌人有对我们团负责的阵地尝试着继续进攻吗?” 赵卫红这问题,其实问错人了。 胡一鸣一个连长,怎么知道其他阵地上的情况? 幸好,身为团长的韦滔还在电话那头等着呢,听赵卫红这么说,韦滔立马将赵卫红返回连部途中的战况,通报道。 “只有零星的两三次小规模进攻,并且还是以装甲部队为主。” “而他们一些好不容易靠上来的徒步部队,也都在装甲部队的掩护下撤回去了。” “我判断,他们正在酝酿一场规模惊人的攻势,已经严令各部队加强戒备,一定要守住他们这波攻势!” 赵卫红方才看见胡一鸣向韦滔立军令状,为的,也正是这件事。 从表面上看,韦滔的判断没有任何问题。 敌人已经将近一个小时没有发起像样的进攻了,与此同时,南线与北线都在进行着激烈的战斗。 对面的部队不是在酝酿攻势,还能是在干什么? 可深谙116师作战风格的赵卫红知道,116师反常举动的背后,绝对不可能只有韦滔想的这么简单! “团长,攻势什么的不重要!” “重要的是,一直都想要速战速决的敌方部队,为什么会浪费一个小时的进攻时间,就为了筹备所谓的大规模攻势!” “什么攻势需要一个小时的时间筹备?” “更何况咱们团负责的阵地,从地理情况上分析,最适合装甲部队从正面突破。” “一直都想要速战速决的敌人,怎么会对我们这个重点目标弃之于不顾?” 事出反常必有妖! 赵卫红的话说到这,韦滔和胡一鸣都已经意识到了赵卫红想要表达的潜台词。 116师既然放弃了对“最容易突破”的阵地,发起进攻。 只能证明,他们已经不再考虑从446团负责的区段上突破防线,而是准备从其他区段上尝试突破! 并且116师突破这些区段,远比突破446团防守的区段,更有把握! “我立刻将情况上报!” “卫红,你不要离开连部,等我消息!” 韦滔当机立断,直接挂断电话,准备向关继武汇报这个要命的发现! 只可惜。 他们的动作。 还是太慢了。 经过一个小时“温水煮青蛙”式的试探后。 116师终于开始了全线进攻! 准确的讲,是从南北两线,同时发起了重点进攻! 北线,正忙着和116师的侦察部队,在密林中斗智斗勇的447团,突然发现对面的部队改变了打法,装甲部队直接沿着两条主干道发起了突击! 装甲部队只能沿着固定道路行进的机动方式,在实战中妥妥的就是给敌人送战功。 从始至终。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