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琅琊彭城节度使项元镇; 清河天水节度使荆忠。 听起来很唬人,十大节度使,放在唐朝,足以占据半壁天下。但在宋朝,节度使都是虚衔,没什么太大的权力,这些个节度使,大概也就只掌一州或数县的军马而已。 这十个高太尉静心挑选的节度使,还有一个独特的地方,那就是这十位都是贼寇出身,和朝廷打过仗,实力强劲,朝廷征剿不成,这才改变主意进行安抚。 大宋给人的印象一直是积贫积弱,文盛武衰,军队战斗力差,但实际上,中原或许如此,西北禁军放在任何朝代都不算弱者,这是敢于和悍勇的西夏、吐蕃、金等各国精锐正面战斗的强大军队。 大宋改变了策略,于是这十位受了招安,成为一方节度使,领着自己的本部兵马为朝廷效力,被加节度使头衔。 否则大宋王朝疯了才会设置这么多节度使,要知道,尽管是虚职,这节度使一般也都是给加给宰相、枢密使、宗师、归义首领的头衔,区区几个草寇,若非大宋朝廷不给力,岂能获此殊荣? 因为出身绿林,所以更懂同样绿林出身的梁山贼,因此更容易获得胜利。 这便是高太尉的奇葩理论。 也不想想,若真能如此,朝廷养那么多大军干嘛? 这便是不知军的后果。 高俅自觉比童贯不差,实际上不提领兵之能,但就个人实力,童贯早已是法相境,而高俅至今也不过是神通境,还只是神通初期。 没有神通境实力,也当不上太尉。 毕竟随意一个进士,就有神通境的实力了。 有了强军,还得有战船,于是高俅又征召了建康府水军都统制刘梦龙,遣心腹沿江收罗大小船只前往济州听命,带着自己殿帅府中有万夫不当之勇的统制官党世英、党世雄兄弟,携十位节度使,带着百万大军,杀奔梁山泊而去。 …… 不提高太尉大战梁山之事,身在长安的奇计,这天收到了天子诏书,命其回京述职。 自当初中得状元离京,已有八年之久。八年间,奇计虽未再到过汴京,但和皇帝的关系却没有疏远。 毕竟宠信佞臣、爱好艺术只是这位皇帝的掩饰,真正的他冷眼观察着这重复了一遍又一遍的世界,期待有一天将其摧毁。 他把这个希望,放在奇计身上,当然不会疏远了奇计,时不时的提及,让人知道自己是在关注着这人,自己是信任这人的,免得有太多人从中作梗。 即便如此,以不足而立之年升任永兴军路经略安抚使,朝堂上弹劾奇计的人也大有人在,只不过皇帝信任,根本不在乎,最终也就不了了之。 正因如此,童贯才不敢在背地暗下黑手,比如派人率军进攻西夏这种送死行为,童贯就绝不会让奇计去做。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