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一章、两年(求订阅)-《奇迹书店》


    第(2/3)页

    杜鹏因为当初接待过李素文一行,带着一支数十人的队伍随行保卫。

    说是保卫,其实也就是跟着打打下手,免得这些科研人员初来乍到,在义城受到冷遇。

    虽然机会不大,但毕竟有备无患。

    不但如此,省城领导还专门派了一支十余人的政工干部,负责沿途所经城市的思想工作,勉励他们迎接磨砺,在苦难中崛起,尽早建设新家园,承诺省城的支援很快便能达到。

    颍城、郾城、马城,一路历经各县、城,半个月后,李素文一行终于回到义城。

    早已收到消息的义城领导举行了盛大的欢迎会。

    省城支援队伍的到来,意味着他们终于不再是孤军奋战,而是有了核心领导力,未来也充满了希望。

    而在此之前,他们虽然采取了自救措施,但因为现实条件的限制,十分艰难,虽然武者数量不断增多,但对于未来却充满了担忧。

    没有足够的科研者、建设者、管理者以及各类从业者,仅凭武者,远不足以恢复曾经的家园。

    而现在,希望就在眼前。

    ……

    省城的科研者们到来,义城立即就进入了告诉发展模式。

    各类机械制造出来投入到建设中,武者的数量够多,实力够强,无论科研者们需要什么,都能及时送到,大大推进了科研的力度。

    尤其是,现在的科研者也不像过去那样手无缚鸡之力,实力的增强,让他们能更容易的实验以前的各种不可能,更快找出最佳方法。

    用一日千里来形容义城的发展也不为过。

    因为和省城之间大道路打通,和省城之间的交流建立,连带着沿途的各个县、城都受到影响,恢复十分快捷。

    少林的势头被打压下去之后,省城腾出手来,开始向更远处推进,把更多的城市之间的联系建立起来。

    两年间,就打通了曾经中原各城的交通,甚至于大部分的县城交通也随之打通。

    当然只是打通一条道路,想要扩大成果力有不逮,还有极少数位于山区的县城,至今未能联系上。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