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邻邦的阴谋 第九十五章:异象·白虹贯日-《乱世争鸣》


    第(3/3)页

    “不错,我看到了,群臣都说是祥瑞之兆,王上正准备召我入宫,祭祀祈福呢”说罢,他挥了挥自己的祭服。

    “非也,下吏观这天象有些异常,便查阅古籍,发现春秋时,便有过此异象,名为白虹贯日昔日荆轲慕燕丹之义,引得太子心生畏惧时,便有此异象,而今出现在我宏渊,是不是说明,王上也被威胁了呢,或是王上有性命之危”

    张梓文瞥了一眼他,这一瞥就像是西凉冬季的朔风一样,寒冷、锋利而且穿透力极强。

    “不过是一册古籍,乔太史多虑了吧”

    乔印鞠躬行礼:“昔日秦始皇帝三十六年时出现荧惑守心,后来不就应验了吗,轻则失位,重则驾崩,印请奉常快快决断,迟则生变。”

    张梓文苦笑道:“就算你所说的一切都是对的,咱们又怎么说服王上,有有何预防之策呢?”

    “这……”

    “王上寿宴就快要到了,不要去触怒他老人家了,异象是大凶之兆的事,不要让底下人再议论,朝臣们说是祥瑞,那它就是祥瑞,就这样吧,你回府吧,我要去进宫了。”

    “唯,下吏告退”

    出了奉常府的大门,乔印才真正的感觉到,整个朝堂似乎都在腐烂,如一摊死水,自己又怎么能搅的动呢。

    平隶郡郡城门口,一匹轻装的骏马与两名侍卫正立在府前的幡杆前等候。

    一见郡尉走出来,其中一名侍卫迎了上去,“大人,怎么样?”

    “他们同意了,粮草,军饷,人马,要多少他们出多少。”

    “太好了”其中一名侍卫激动地喊了出来。

    “大人,咱们现在怎么办?”

    琦喆骑上马:“回营,募兵”

    注释:

    太史令:西周、春秋时太史掌管起草文书,策命诸侯卿大夫,记载史事,编写史书,兼管国家典籍、天文历法、祭祀等,为朝廷大臣。秦汉设太史令,职位渐低。

    白虹贯日,即白色的虹霓横贯太阳。这里的“虹”并不是彩虹,而是一种“晕”的天象。日、月光线通过云中冰晶发生折射或(和)反射而产生的位于日、月周围的光圈、光柱、光弧、光点的总称。晕的出现常是天气转变的一种预兆。天气谚语中有“日晕三更雨,月晕午时风”等。古人认为白虹如刀,日为君王,预示着君王被威胁的征兆。如《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昔者荆轲慕燕丹之义,白虹贯日,太子畏之。”因此白虹贯日作为成语意为将有重大的变革发生。

    荧惑指的是太阳系中的火星,因其荧荧似火,行踪不定,得此称呼。 “守心”的“心”指二十八星宿中的“心宿”。心宿由三颗星组成,古人认为这三颗星,分别代表了皇帝和皇子,皇室中最重要的成员。“守心”是指火星在顺行和逆行的转折期间看似行进速度较慢,这个缓慢的转向过程叫做留,留在心宿区域徘徊不去,就是“守心”。火星在东西方文化中都预示着战争、杀伐,因此荧惑守心的出现在古人看来并不是吉利的征兆。轻者天子失位,重者就是皇帝驾崩,丞相下台。对于“荧惑守心”最著名的记载便是《史记 秦始皇本纪》中记载:“三十六年荧惑守心”。而且巧合的是的确在秦始皇身上应验了。这也成为荧惑守心这一天象的神秘之处。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