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封禅称帝 第五十九章:立储-《乱世争鸣》


    第(3/3)页

    在古代,国人虽然十分功利,什么神都信,但就是不相信没有神。

    唯物论在底层没有基础,那高层呢?

    首先,有“天命”加持的皇帝是绝不会承认的,一旦承认,长生、求仙,都成了泡影,这对秦始皇来说是绝对无法接受的。

    再放眼社会的中层,九流十家的知识分子们,墨者尊鬼神,儒家讲究天人之感,道家黄老对神秘主义也十分中意,方士化的阴阳家就更不必说了,他们就是靠鬼神仙术吃饭的。

    法家理论里极少谈及天地神明,也推崇人的力量,但在秦朝,他们多是官吏,除了谨遵律令外,极少动脑思考更深层的东西。

    思来想去,唯独可能接受这一理论的,就只有埋头苦耕,希望用人的力量而不是老天爷赏脸,增加粮食产量的农家了……

    从数百年前,那场震惊稷下的天人之辩起,便决定了,荀子“天人相分、人定胜天”的理论,只会被少数人笃信,这群人,还被各家当成了异端……

    李絮怀揣的理念,像极了黑夜里亮起的一点烛光,微弱却夺目,但随便一点风雨,就会将其打灭,再次被点亮,可能要到很久以后了。

    内宫里,有又几位方士又禀报,说行禅礼的地方,当夜仿佛有光出现,白天有白云从封土中升起……

    对此,刚得知消息的李絮只是撇了撇嘴,虽然不信,但也没有再贸然站出来,毕竟自己也进不去内宫了。

    他明白,这正是皇帝想听,也想让天下人信以为真的东西,想要拨云见日,还为时尚早。

    元禾七十年,元禾帝又宣布,特赐给庭尧的百姓,每十户羊一头,酒十石,年八十岁以上的孤寡老人赠赐布帛二匹。

    此次封禅的郡:琅荷郡,免除徭役和今年租税。

    消息从宫中不胫而走,无数黔首庶民,本还在恐慌天上黑雪一事,但听到钱粮米面,便将其他的东西全都抛在脑后。

    纷纷朝着王宫跪拜下来:  “皇上万岁!万岁!”

    “万岁!万岁!”

    如山呼海啸般,此时的民心,确有当年宏渊王朝的遗风。

    但有外国使节却在书中写到:这些都只是宏渊衰败灭亡前的回光返照,满足了他们想回到宏渊王朝的心,但代价就是,国灭、人亡。

    写这本书的也很有名,自诩为沈国第一文吏,孙尚。

    而现在的孙尚,还站在广场上的一角,默默地看着其他人的表演。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