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封禅称帝 第八十章:三十万足矣-《乱世争鸣》


    第(1/3)页

    天气愈发寒冷,空气都仿佛凝结了一半,一支千余人的队伍,正行在冰雪深厚的河水之畔……

    这队伍有车有马,最先有四乘戎车开道,车左、车右都全副武装,或持戈戟,或背弓矢,甚至连驾车的御者,也身背长剑,手边放着弩箭。

    之后则是一辆驷马牵引的高大轩车,车盖黑色,车两侧的屏障涂为红色。太尉孙隶端坐其中,却见他冠冕端庄,身穿绛袍,戴玄冠,佩长剑,持银印青绶,前后左右皆为执戟的吏卒护卫。

    轩车之后,还有数十重甲骑从,几百骑兵随行,可谓辎轺蔽日,车骑满道!更有鼓车敲打鼓点,吹奏笙萧。

    沈国的军队编制倒是承载了秦时的部曲制

    具体编组的方法是:首先根据作战对象等各方面情况,确定总兵力,任命三军统帅(即大将、上将军,也泛称为将);在统帅之下,根据作战的需要和总兵力的多少,分设若干个将军(四副将、裨将军,也泛称为将军);每个将军统率苦干个部,部的长官称校尉,即一部一校;每个部下设若干个曲,曲的长官称军候,即一曲一候;曲以下即平对军队的编制,如步兵的千人(设二五百主),五百人(设五百主)、百人(设百将)、五十人(设屯长)、十人(设什长)、五人(设伍长),以及数量不多的车兵和骑兵。

    自五百主以上,各级指挥官都设有自己的亲兵卫队,大约占其所率总兵力的十分之一,如五百主的卫队为五十人,二五百主的卫队为一百人,校尉的卫队为一千人,大将的卫队为四千人,等等。

    在裨将之下,基本上以五千人为单位,称之为一曲,又设有校尉,或称之为都尉。

    按理来说,孙隶的短兵亲卫队应该有四千人才对,但他把剩下三千人留在后方,自己带一千骑兵先行。

    更后方,则是缓步如龟般的三十万大军,一名斥候从后方急匆匆的骑马追上轩车:“禀太尉,傅黎送来的急信。”

    孙隶接过来,拆开一看,眉头微愁,对着身边人说道:“君上把二公子沈轶派来了,同时,各郡内所有富家子都强制入伍参军,但他们是拖家带口的来,裹挟随从婢女。”
    第(1/3)页